在Spark中,有Yarn-Client和Yarn-Cluster两种模式可以运行在Yarn上,通常Yarn-cluster适用于生产环境,而Yarn-Cluster更适用于交互,调试模式,以下是它们的区别
Spark插拨式资源管理
Spark支持Yarn,Mesos,Standalone三种集群部署模式,它们的共同点:Master服务(Yarn ResourceManager,Mesos master,Spark standalone)来决定哪些应用可以运行以及在哪什么时候运行,Slave服务(Yarn NodeManger)运行在每个节点上,节点上实际运行着Executor进程,此外还监控着它们的运行状态以及资源的消耗
Spark On Yarn的优势
1. Spark支持资源动态共享,运行于Yarn的框架都共享一个集中配置好的资源池
2. 可以很方便的利用Yarn的资源调度特性来做分类·,隔离以及优先级控制负载,拥有更灵活的调度策略
3.Yarn可以自由地选择executor数量
4.Yarn是唯一支持Spark安全的集群管理器,使用Yarn,Spark可以运行于Kerberized Hadoop之上,在它们进程之间进行安全认证
Yarn-cluster VS Yarn-client
当在Spark On Yarn模式下,每个Spark Executor作为一个Yarn container在运行,同时支持多个任务在同一个container中运行,极大地节省了任务的启动时间
Appliaction Master
为了更好的理解这两种模式的区别先了解下Yarn的Application Master概念,在Yarn中,每个application都有一个Application Master进程,它是Appliaction启动的第一个容器,它负责从ResourceManager中申请资源,分配资源,同时通知NodeManager来为Application启动container,Application Master避免了需要一个活动的client来维持,启动Applicatin的client可以随时退出,而由Yarn管理的进程继续在集群中运行
Yarn-cluster
在Yarn-cluster模式下,driver运行在Appliaction Master上,Appliaction Master进程同时负责驱动Application和从Yarn中申请资源,该进程运行在Yarn container内,所以启动Application Master的client可以立即关闭而不必持续到Application的生命周期,下图是yarn-cluster模式
Yarn-cluster模式下作业执行流程:
1. 客户端生成作业信息提交给ResourceManager(RM)
2. RM在某一个NodeManager(由Yarn决定)启动container并将Application Master(AM)分配给该NodeManager(NM)
3. NM接收到RM的分配,启动Application Master并初始化作业,此时这个NM就称为Driver
4. Application向RM申请资源,分配资源同时通知其他NodeManager启动相应的Executor
5. Executor向NM上的Application Master注册汇报并完成相应的任务
Yarn-client
在Yarn-client中,Application Master仅仅从Yarn中申请资源给Executor,之后client会跟container通信进行作业的调度,下图是Yarn-client模式
Yarn-client模式下作业执行流程:
1. 客户端生成作业信息提交给ResourceManager(RM)
2. RM在本地NodeManager启动container并将Application Master(AM)分配给该NodeManager(NM)
3. NM接收到RM的分配,启动Application Master并初始化作业,此时这个NM就称为Driver
4. Application向RM申请资源,分配资源同时通知其他NodeManager启动相应的Executor
5. Executor向本地启动的Application Master注册汇报并完成相应的任务
下表是Spark Standalone与Spark On Yarn模式下的比较
注意:
总结来说:yarn-client 与yarn-cluster的区别就在于driver所在的位置,yarn-client driver运行在client端 yarn-cluster driver 运行在Application Manager内 client模式适合开发 cluster模式 适合正式环境
其中deploy-mode是针对集群而言的,是指集群部署的模式,根据Driver主进程放在哪分为两种方式:client和cluster,默认是client,下面我们就详细研究一下这两种模式的区别
首先明白几个基本概念:Master节点就是你用来提交任务,即执行bin/spark-submit命令所在的那个节点;Driver进程就是开始执行你Spark程序的那个Main函数,虽然我这里边画的Driver进程在Master节点上,但注意Driver进程不一定在Master节点上,它可以在任何节点;Worker就是Slave节点,Executor进程必然在Worker节点上,用来进行实际的计算
1、client mode下Driver进程运行在Master节点上,不在Worker节点上,所以相对于参与实际计算的Worker集群而言,Driver就相当于是一个第三方的“client”
2、正由于Driver进程不在Worker节点上,所以其是独立的,不会消耗Worker集群的资源
3、client mode下Master和Worker节点必须处于同一片局域网内,因为Drive要和Executorr通信,例如Drive需要将Jar包通过Netty HTTP分发到Executor,Driver要给Executor分配任务等
4、client mode下没有监督重启机制,Driver进程如果挂了,需要额外的程序重启
1、Driver程序在worker集群中某个节点,而非Master节点,但是这个节点由Master指定
2、Driver程序占据Worker的资源
3、cluster mode下Master可以使用–supervise对Driver进行监控,如果Driver挂了可以自动重启
4、cluster mode下Master节点和Worker节点一般不在同一局域网,因此就无法将Jar包分发到各个Worker,所以cluster mode要求必须提前把Jar包放到各个Worker几点对应的目录下面
是选择client mode还是cluster mode呢?
一般来说,如果提交任务的节点(即Master)和Worker集群在同一个网络内,此时client mode比较合适
如果提交任务的节点和Worker集群相隔比较远,就会采用cluster mode来最小化Driver和Executor之间的网络延迟
到此这篇yarn 打包命令(yarn application -list)的文章就介绍到这了,更多相关内容请继续浏览下面的相关推荐文章,希望大家都能在编程的领域有一番成就!版权声明:
本文来自互联网用户投稿,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
如若内容造成侵权、违法违规、事实不符,请将相关资料发送至xkadmin@xkablog.com进行投诉反馈,一经查实,立即处理!
转载请注明出处,原文链接:https://www.xkablog.com/rfx/288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