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老师在体检中
发现尿蛋白阳性“+”
体检医生建议他到内科
进一步就诊检查


今天我们就来讲讲
尿蛋白阳性
究竟是怎么回事?

正常人尿中有微量蛋白,正常范围内定性为阴性,记为(-)。
若尿液中蛋白质浓度超过100mg/升或含量超过150mg/24h以上时,称蛋白尿,尿常规定性可出现阳性。
- 01 -
生理性蛋白尿
正常人尿液中可含极少量的蛋白质,部分人在剧烈运动、改变体位、发烧、受寒等情况下也可出现暂时性的尿蛋白升高。

生理性蛋白尿常见于高蛋白饮食后,精神激动、剧烈运动、长时间受寒、妊娠等,都可能出现暂性的蛋白尿,但尿蛋白定性一般不超过+。
- 02 -
病理性蛋白尿
尿蛋白异常最常见于多种肾脏疾病,也可见于尿路系统的感染、结石或肿瘤。
尿蛋白持续阳性,往往代表肾脏发生了病变,故临床可依据尿蛋白阳性的多少来判定肾病损伤的程度以及肾病治疗的效果。

因此,出现持续异常的尿蛋白,一定要有效控制并消除,防止病情恶化进展。

蛋白尿是肾脏病进展的独立的危险因素,大量蛋白尿出现直接与肾功能下降有关,是导致终末期肾脏病(尿毒症)的直接病因之一。
遗憾的是,很多蛋白尿患者没有任何症状,往往靠体检才能发现。
甚至有的病人体检发现了也不予重视,从而错过了早期治疗时机,走到终末期肾脏病阶段,不得不靠透析来维持生命。

单次的尿蛋白阳性,有很多种情况,不一定是慢性肾脏病。

按照指南中对慢性肾脏病的定义,蛋白尿持续存在3个月才能诊断为慢性肾脏病。
如果伴有其它症状表现,比如肾病综合征,有高度水肿、低蛋白血症、高脂血症等症状,则可以确诊。

● 尿蛋白低于0.5g则不用针对肾脏进行药物治疗。
若有其它的肾损害因素比如糖尿病、高血压、狼疮等则以控制原发病为主。
● 尿蛋白超过0.5g的患者,需要进行降低尿蛋白、保护肾功能的治疗。

这个问题涉及到多方面,比如患者的病情、治疗方案和疗效等等。

一般来讲,症状较轻、进展风险较小的患者无需肾穿刺。
肾穿刺主要针对3种患者☟
①进行了充分的常规治疗和经验治疗后尿蛋白未缓解;
②24小时尿蛋白大于1g的情况;
③出现肾功能急性进展却找不到肾脏以外的其他原因。
这三种情况需要肾活检来明确病理类型,指导治疗,判断预后。

肾活检,又称肾脏穿刺活检术。

即行局部麻醉后,用细针穿刺取少量肾脏组织(每个肾脏约有100万个肾单位,我们只需去10个肾单位即可达到取标本要求,一般对我们肾脏是不会造成损伤的),切片染色,在显微镜下观察,明确肾脏病理分型的过程。
肾活检是诊断肾脏疾病最准确最常用的手段,目前多为超声引导下进行肾脏穿刺活检。

当肾小球、肾小管发生病变时,如各期肾炎、肾病以及高血压发生肾动脉硬化时,均可出现蛋白尿。
各种细菌性感染,如肾盂肾炎、肾结核、败血症等亦可出现蛋白尿。
非感染性疾病,如肾结石、多囊肾、肾淀粉样变性以及休克、严重肌肉损伤、发热、黄疸、甲状腺功能亢进、溶血性贫血及白血病等,也可出现蛋白尿。
此外,多发性骨髓瘤、全身性红斑狼疮、慢性风湿性关节炎、痛风、水肿病等水银中毒、铅中毒疾病,也会出现尿蛋白。

综上,我们知道
尿蛋白阳性
不一定是得了肾病
出现尿蛋白也不要太紧张
但一定要找专业的医生明确诊断
找到尿蛋白的具体原因
对症治疗





地址:淄博市张店区柳泉路西二巷10号
淄博广电医院


版权声明:
本文来自互联网用户投稿,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
如若内容造成侵权、违法违规、事实不符,请将相关资料发送至xkadmin@xkablog.com进行投诉反馈,一经查实,立即处理!
转载请注明出处,原文链接:https://www.xkablog.com/rfx/190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