队列(queue)是一种只能在一端插入元素、在另一端删除元素的数据结构,遵循「先入先出」(FIFO)的规则。
队列中有两个基本概念:
队列中的数据存储方式有两种:
① 基于静态连续内存(数组)存储,如图:
② 基于动态内存(链表节点)存储,如图:
❝后续都使用基于静态内存存储的队列讲解。 ❞
队列提供两个统一的操作:
出队将从队头中取出一个元素,并将队头指针+1后移,如图:
2.1. 环形队列的特点
普通队列的入队操作将队尾指针后移+1,出队操作将队头指针后移+1,操作几次之后会发现队头指针和队尾指针都跑到缓冲区的尾部去了:
这就导致了前面的内存空间全被浪费,如果要重新恢复使用,则需要进行元素和指针的移动:
显然这种队列使用方式太不方便了,所以就诞生了环形队列:「不用搬移元素和指针,一直可以重复利用这段内存空间」。
2.2. 环形队列的实现
TencentOS-tiny中环形队列的实现在和中。
环形队列初始化,将队头指针和队尾置0:
判断环形队列是否为满或者为空:
环形队列入队操作的API如下:
在此API中,入队操作的实现如下:
环形队列出队操作的API如下:
在此API中,出队操作的实现如下:
在入队和出队操作的时候都使用了 RING_NEXT 宏,用来获取在环形队列中的下一个位置:
2.3. 环形队列使用Demo
编写如下的测试代码:
运行结果如下:
3.1. 优先级队列的特点
优先级队列也是一种基于队列的数据结构,但是它「不遵循FIFO」,而是按照每个元素的优先级进行出队:「最高优先级的先出队」。
3.2. 优先级队列的实现
TencentOS-tiny中环形队列的实现在和中。
优先级队列在数据入队的时候,会按照入队元素的优先级进行一次排序,「将优先级值最小(优先级最高的元素)放在队头」,出队的时候只需要取第一个元素即可。
正是因为这种特性,优先级队列的底层存储结构不能使用数组(排序太麻烦),而是使用了二项堆的数据结构。
❝二项堆是一种二叉树集合的数据结构,在本文中不再深入讲解,有兴趣的读者可以自己搜索阅读。 ❞
下面只给出优先级队列的API,「理解其规则,会用即可」。
其中用于内部管理的缓存区大小可以使用宏定义来计算,比如有5个元素的管理缓冲区大小:
其中优先级的值遵循:数值越小,优先级越高。
其中prio需要传入一个地址,用于记录出队元素的优先级。
3.3. 优先级队列使用Demo
运行结果为:
① 普通队列是一种只能在一端入队,在一端出队的数据结构,规则:FIFO。
② 环形队列对内存空间的利用率最高,使用最多,规则:FIFO。
③ 优先级队列不遵循FIFO,每个元素都有自己的优先级,规则:优先级最高的元素先出队。
到此这篇环形队列特点(环形队列特点有哪些)的文章就介绍到这了,更多相关内容请继续浏览下面的相关推荐文章,希望大家都能在编程的领域有一番成就!版权声明:
本文来自互联网用户投稿,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
如若内容造成侵权、违法违规、事实不符,请将相关资料发送至xkadmin@xkablog.com进行投诉反馈,一经查实,立即处理!
转载请注明出处,原文链接:https://www.xkablog.com/bcyy/154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