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集群命令执行前,需要先按上一章节的方式redis源码之:clion搭建cluster环境,启动四个新的redis节点,但不要执行cluster create命令,保持四个节点独立。
redis-cli的命令执行大抵流程差不多,下面以为例,进行代码分析:
进入redis-cli的main方法,方法中通过parseOptions(),对命令的cmdname,和对应的参数进行解析,此处主要看cluster的,其他的本文不做介绍:
在redisvCommand(),先对命令进行封装,然后通过__redisBlockForReply()->redisGetReply()->redisBufferWrite()将命令内容写入对应socketfd的buffer;
组装发往服务端的命令,被服务端通过epoll接收请求并解析执行,具体可以看redis源码之:客户端命令执行Command
本文例子的proc就是create命令对应的clusterManagerCommandCreate():
关于cluster set-config-epoch
configepoch主要用于cluster node之间的slot配置信息冲突的解决,如:A节点和B节点,同时宣称自己负责slot0,并向外发送自己的configepoch和负责的slots信息,此时如果C先接收到A的消息,则更新自己的server.cluster->slot[0]=A (如果此前该值为null),并记录A的configEpoch。接着,C又收到B的信息,发现B也说自己负责slot[0],此时,C对比B和A的configEpoch,如果B的configEpoch较大,则说明B的配置更新,C就更新自己的server.cluster->slot[0]=B,否则不变。
同时在redis主从选举,是通过currentEpoch完成主从选取的,主从选举时新的主会对currentEpoch+1,然后发送给其他的主节点。比如nodeA,B,C,分别有从节点A1,A2,B1,,B2,C1,C2,当A下线,A1,检测到主A下线,则自己成为新的主,将currentEpoch加1,并向B,C两个主节点发送选举信息,B和C同意A1选举为新的主,BC则将自身的currentEpoch修改A1发送过来的currentEpoch,同时将原本指向A的slots改为指向新的A1。此时A2也会将自身的currentEpoch加1发送同样的选举消息到BC,由于BC发现A2发过来的新configEpoch跟A1发过来的一样,或者小于A1发过来的,则拒绝A2的currentEpoch信息。
在上面的分析中,主要使用过的命令有,cluster info,cluster nodes,cluster replicate、cluster meet、cluster addslots、cluster set-config-epoch等,通过redis源码之:客户端命令执行Command,
可以发现,最终在服务端处理会进入processCommand()—>clusterCommand()
在clusterCommand()方法中可以看到支持如下这些命令:
方法的后续会根据每种命令进行对应的处理
版权声明:
本文来自互联网用户投稿,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
如若内容造成侵权、违法违规、事实不符,请将相关资料发送至xkadmin@xkablog.com进行投诉反馈,一经查实,立即处理!
转载请注明出处,原文链接:https://www.xkablog.com/rfx/693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