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的给大家带来的是时隔已久的作家介绍!
这次要介绍的就是——他!
不不不,其实是他——中岛敦!
中岛敦《山月记》

在以日本文豪为原型的《文豪野犬》大热以前,比起早已闻名遐迩的芥川、太宰,中岛敦这个名字对于广大中国读者来说还是比较陌生的。但是对日本人来说,中岛敦却毫无疑问是写出了国民教材的大文豪。他的名篇《山月记》,和芥川龙之介的《罗生门》、夏目漱石的《心》齐名,从1951年第一次被选入教科书以来,几乎成了高中教科书的必备课文。
能吸引这么多高中生,这篇作品必然是有着非常特别的魅力的。
比如说,老师就在大学第一次上日本文学鉴赏课时,缺乏文学史常识和艺术感性的情况下,听得云里雾里、不知所措,却唯独对《山月记》中的故事印象深刻,为中岛敦笔下有着「誇り高い自尊心」的主人公流下了眼泪。
《山月记》以中国唐代的传奇小说《人虎传》为题材,讲述了郁郁不得志的诗人李征化身为虎的故事。李征剖析自己的一生后留下的那段关于“美玉与瓦砾”的话,直击人心。
己の珠に非ざることを惧れるが故に、 敢て刻苦して磨こうともせず、又、己の珠なるべきを半ば信ずるが故に、碌々として瓦に伍することも出来なかった。
(我深怕自己并非美玉,故而不敢加以刻苦琢磨,却又半信自己是块美玉,故又不肯庸庸碌碌,与瓦砾为伍。)
这这这,谁不觉得扎心呢……
那么是什么样的人能写出这样的作品呢?
中岛敦的文学

筑摩书房出版的中岛敦全集仅有三卷,一方面是因为他的作品多为中短篇,另一方面则是因为天妒英才,至他33岁因哮喘离世为止,真正的职业作家生涯只有短短四个月。
他的作品集中发表于昭和10年代,那个处于严格的言论统制下的战争时代。极端民族主义、军国主义的风潮下,一大批作家开始创作顺应国策、美化战争的作品,良知尚存的干脆抛下笔选择了沉默。
就是在这样的时代中登场,中岛敦却没有迎合时代潮流,而是选择创作以中国古典为题材的小说。这也倚仗于出身汉学世家带来的极高的汉学素养。想必当时读到他作品的读者也会有一瞬间穿越了时代的错觉吧。
有许多文学大家都创作过取材自中国古典的翻案小说,例如芥川龙之介、森鸥外等等。中岛敦又是里面非常特别的一位。他选择的主人公,都像是他自身的投影一般,有那么一点文邹邹的忧郁气质。例如在作品《悟净出世》中,就连我们熟悉的那个《西游记》里的大汉悟净,到了中岛敦笔下,也成了追寻形而上学的自我存在的问题的求知者、哲学家。
同学们可以抽空读一下中岛敦的小说,看看一位日本近代作家是怎样巧妙地改编中国故事,也试着读一下这位在憋闷的现实中坚持自己的文学理想的知识分子的内心世界。
《山月记》中日文名词解释
中島敦の短編小説である。唐の時代の李徴は官吏の身分に満足できず詩人として名声を得ようとした。しかし、妻子を養うために、李徴はやむを得ず地方の下級官吏の職に就く。自尊心の高さゆえ屈辱的な思いを覚え、次第に発狂し、虎になってしまった。虎として、理性が徐々に失われる中、友人の袁傪に出会い、袁傪に対して、自作の詩を披露してくれるよう依頼した。中国唐代の伝奇「人虎伝」に取材し、「尊大な羞恥心」と「臆病な自尊心」によって化け物になってしまったことを語る名作である。
中岛敦的短篇小说。唐朝的李徵不满足于官吏的身份,想以诗人身份闻名天下。但为了养活妻儿,李徵不得已担任地方下级官吏之职。因为过高的自尊心而感到屈辱的李徵开始发狂,并且变成了老虎。变身成为老虎逐渐丧失理性时,遇见了老朋友袁傪。李徵向袁傪请求帮忙出版自己的诗集。作品取材于中国唐代传奇故事《人虎传》,描写了因为“过度羞耻心”和“奇怪的自尊心”而变成怪物的故事。
版权声明:
本文来自互联网用户投稿,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
如若内容造成侵权、违法违规、事实不符,请将相关资料发送至xkadmin@xkablog.com进行投诉反馈,一经查实,立即处理!
转载请注明出处,原文链接:https://www.xkablog.com/rfx/464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