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信号量
快速认识接口
基于环形队列的生产消费模型
理论
具体实现
单-单
多-多
信号量可以理解为计数器;
信号量有时候叫信号灯--用来保护共享资源的--临界资源
POSIX信号量和SystemV信号量作用相同,都是用于同步操作,达到无冲突的访问共享资源目的。 但POSIX可以用于线程间同步。
初始化信号量:
int sem_init(sem_t *sem, int pshared, unsigned int value);
销毁信号量:
int sem_destroy(sem_t *sem);
等待信号量:
int sem_wait(sem_t *sem); //P()
功能:等待信号量,会将信号量的值减1
发布信号量:
上一个生产者-消费者的例子是基于queue的,其空间可以动态分配,现在基于固定大小的环形队列重写这个程序(POSIX信号量)
在物理层面上是线性结构但是在逻辑层面上描述为环形结构;
理论
具体实现
单-单
大概方案:单生产单消费
ringqueue.hpp:
task.hpp:
main.cc :
int:
class task:
多-多
多生产多消费:得加锁,因为_data_step和_space_step只有一个,多个进来的话会乱导致数据竞争和不一致问题;
多个生生产者得先竞争,竞争到的才能申请信号量生产--同理消费者也如此,所以加两把锁;
那么是先加锁还是先申请信号量?
如果是先加锁,那么势必申请信号量的线程只能是一个生产者--过程没问题,那么其他线程只能在锁那里等待 ;
如果先申请信号量(信号量足够)再加锁,那么所有线程都申请到了再竞争锁看谁先生产,然后解锁,其他线程再竞争锁就不用再申请信号量了因为已经申请过了;
那么我们选择先申请信号量,因为申请信号量是原子的-不会出错,让线程先把可用的资源瓜分了然后竞争锁或等待锁看谁进去--效率高;
ringqueue.hpp:
task.hpp:
main.cc:
版权声明:
本文来自互联网用户投稿,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
如若内容造成侵权、违法违规、事实不符,请将相关资料发送至xkadmin@xkablog.com进行投诉反馈,一经查实,立即处理!
转载请注明出处,原文链接:https://www.xkablog.com/rfx/339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