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M指令中多数据传输共有两种:
:(load much)多数据加载,将地址上的值加载到寄存器上
:(store much)多数据存储,将寄存器上的值加载到地址上
其主要用途有:现场保护、数据复制、参数传送等,共有8种模式 (前面4种用于数据块的传输,后面4种是堆栈操作)具体如下:
- : (Increase After) 每次传送后地址加 4,其中的寄存器从左到右执行,例如: 先存,再存
 - : (Increase Before)每次传送前地址加 4,同上
 - : (Decrease After) 每次传送后地址减 4,其中的寄存器从右到左执行,例如: 先存,再存
 - : (Decrease Before)每次传送前地址减 4,同上
 - : (Full Descending) 满递减堆栈
 - : (Full Ascending) 满递增堆栈
 - : (Empty Descending) 空递减堆栈
 - : (Empty Ascending) 空递增堆栈
 

示例:
两段代码的执行结果是一样的,但是使用堆栈指令的压栈和出栈操作编程很简单(只有前后一致即可),而使用数据块指令进行压栈和出栈操作则需要考虑空与满,加与减对应的问题。

其中:
 :基址寄存器,装有传送数据的起始地址,不允许为;
 :表示最后的地址写回到中;
 :可包含多于一个寄存器范围,用隔开,如,寄存器由小到大顺序排列;
 :不允许在用户模式和系统模式下运行
IA
STMIA R0!,{R1,R2, R3,R14}

LDMIA R0!,{R1,R2, R3,R14}

IB
STMIB R0!,{R1,R2, R3,R14}

LDMIB R0!,{R1,R2, R3,R14}

DA
STMDA R0!,{R1,R2, R3,R14}

LDMDA R0!,{R1,R2, R3,R14}

DB
STMDB R0!,{R1,R2, R3,R14}

LDMDB R0!,{R1,R2, R3,R14}

FA
STMFA SP!,{R0,R1,R2,R14}

LDMFA SP!,{R0,R1,R2,R14}

FD
STMFD SP!,{R0,R1,R2,R14}

LDMFD SP!,{R0,R1,R2,R14}

EA
STMEA SP!,{R0,R1,R2,R14}

LDMEA SP!,{R0,R1,R2,R14}

ED
STMED SP!,{R0,R1,R2,R14}

LDMED SP!,{R0,R1,R2,R14}

http://blog.chinaunix.net/uid-28458801-id-3791987.html
https://www.cnblogs.com/w-smile/p/14019942.html
https://www.cnblogs.com/lifexy/p/7363208.html
到此这篇ldr arm指令(arm ldm指令)的文章就介绍到这了,更多相关内容请继续浏览下面的相关推荐文章,希望大家都能在编程的领域有一番成就!版权声明:
本文来自互联网用户投稿,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
如若内容造成侵权、违法违规、事实不符,请将相关资料发送至xkadmin@xkablog.com进行投诉反馈,一经查实,立即处理!
转载请注明出处,原文链接:https://www.xkablog.com/rfx/211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