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天实践了MSP430的ADC12功能,虽然片内AD功能比较简单但是还学出了点“门道”来,这个“门道”便是MSP430F5438A和MSP430F5438的区别。这里通过一个例子说明片内ADC的使用,首先实现UART和定时器1S溢出的功能,在上述功能的基础上每1S打印一次AD转换结果,转换通道定向到通道11,该通道对应AVCC和AVSS插值的一半,由于AVCC和LDO的输出之间只有一个电感连接,可以理解转换的结果为LDO输出电压的一般,若扩大两倍便是LDO的实际输出结果,在本文所用的开发板LDO输出为3.3V,所有打印的结果越接近3.3V越好。
代码实现

如果条件允许,可以尽可能的提高采样时间,这样转换结果可以更稳定一些。
现在(2013年10月)可以在TI官网上下载得到的示例代码或数据手册参考手册等,都是围绕MSP430F5438A的。但是市面上很多MCU还是MSP430F5438,其实MSP430F5438A和MSP是有区别的,MSP430F5438没有REF模块,所以使用片内的2.5参考电源还是有些不稳定的因素。可以通过以下的实现测试一下,AD转换的目标依然是LDO输出。
需要修改以下几个部分的代码
第一:
ADC12CTL0 = ADC12SHT0_15 + ADC12SHT1_15 + ADC12ON; 修改为
ADC12CTL0 = ADC12SHT0_15 + ADC12SHT1_15 + ADC12ON +
ADC12REF2_5V + ADC12REFON;
使用打开片内2.5V参考电源
第二:
ADC12MCTL0 = ADC12SREF_0 + ADC12INCH_11;修改为
ADC12MCTL0 =
ADC12SREF_1+ ADC12INCH_11;
转换参考电压为Vref,即修改1设置的2.5V参考电源
第三:
float ldo_voltage = ADC12MEM0 / 4096.0 * 3.3 * 2;修改为
float ldo_voltage = ADC12MEM0 / 4096.0 *
2.5* 2;
替换转换公式,参考电压由3.3V变为2.5V
输出结果如下,结果发现LDO的输出电压为3.4V,比实际电压高0.1V。


到此这篇msp432单片机教程(msp430单片机应用实例)的文章就介绍到这了,更多相关内容请继续浏览下面的相关 推荐文章,希望大家都能在编程的领域有一番成就!
版权声明:
本文来自互联网用户投稿,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
如若内容造成侵权、违法违规、事实不符,请将相关资料发送至xkadmin@xkablog.com进行投诉反馈,一经查实,立即处理!
转载请注明出处,原文链接:https://www.xkablog.com/kjbd-yiny/774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