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基于CAN总线的电梯群控系统的通讯接口设计与实现 一、引言 目前对于电梯群控系统通讯方式而言,占主导地位的是主从结构的BITBUS网络系统的串行通讯,它采用RS-485总线, 通讯方式为命令、响应方式。主机定时向各子控制器发出查询信号,再由各子控制器汇报各自状态。但它存在以下不足: 数据传输效率低, 而且主控制器异常繁忙; 灵活性差,因为当子控制器出现异常时,数据将不能立即上传,必须等待主控制器下发命令; 一旦主机出现故障,整个系统将瘫痪。上述几个问题 对于实时性和安全性
2、要求都很高的电梯控制系统来说是致命的,基于上述原因,我们提出了基于CAN总线的电梯群控系统。 二、CAN Bus的特征 具有多主结构的CAN Bus(Controller Area Network Bus)总线网络与BITBUS网络有着本质的不同。CAN即控制器局域网络,是一种新型的总线式串行通信网络,具有如下优点: 采用多主方式工作, 网络上任一节点均可以在任何时刻主动向网络上其它节点发送信息, 同时还可接收总线上的信息,通讯方式灵活, 且不分主从,从而解决了RS-485中从节点无
3、法主动与其他节点交换数据的问题,使系统具有很大的灵活性; CAN网络上的节点可分成不同的优先级, 以满足不同的实时要求。当两个节点同时向总线发送信息时, 优先级低的节点主动退出发送, 而最高优先级的节点可不受影响地继续传输数据, 大大节省总线冲突仲裁时间, 增强了网络的实时性,更重要的是在网络负载很重的情况下也不会出现网络瘫痪; CAN的直接通信距离最大可达10km(对应速率5kbps以下),CAN的通信速率最高可达1Mbps(对应传输距离40 m)。CAN采用短帧传送,每一帧的有效字节数为8个, 传输时间短,
4、 受干扰概率低, 且具有极高的检错功能; CAN的每帧信息都有CRC校验及其它检错措施,保证数据出错率极低。 三、系统组成及通讯接口电路设计 基于CAN总线的电梯群控系统的控制部分由电梯主控制器、轿厢控制器、楼层控制器(多套)、群控器组成,通过CAN Bus接口连接成一个完整的通讯网络,实时传输各运行参数、控制命令。电梯控制系统CAN网络拓朴结构如图1所示: 图1 电梯群控系统CAN网络拓朴结构 电梯主控制器通过节点接口电路与CAN总线
5、连接,它是电梯控制系统的核心,主要负责控制轿厢位置和运行, 处理各子节点发回的各种信号, 产生各种控制信号(包括与拖动系统的通讯信号, 控制各接触器的信号和发往各子节点的各种控制信号(子节点为:各楼层控制器、轿厢控制器等)。楼层控制器负责与主控制器通信,向上发送呼梯信号,并接收机房发回的下传信号,完成呼梯信号记忆、消号、层楼及方向显示功能。轿厢控制器的作用主要是将内选信号传至主控制器。 CAN Bus通讯接口是很重要的一个环节,设备的正确运行与其密切相关。图2给出了一个实际电梯控制系统的CAN Bus通讯单元电路图。电路结构为: &
6、#160; MCU(*P87C52X2)CAN控制器(SJA1000)CAN收发器(TJA1040T) 图2 CAN Bus通讯单元电路图 在上述电路结构中,P87C52X2芯片是PHILIPS公司生产的标准80C51内核单片机,包含8KB OTPROM、256B RAM、32个I/O口、3个16位定时/计数器、双DPTR、1个UART口,可以工作在6CLK模式下,运行速度可以是标准80C51的2倍。SJA1000芯片是一款独立CAN控制器,由PHILIPS公司设计并生产,具有优秀的EMI、EMC性能,适合用于工业环境中的控制器局域网络。而且,S
7、JA1000是PCA82C200独立CAN控制器的升级产品,在引脚、电气上与PCA82C200控制器完全兼容,并具有更强功能的PeliCAN工作模式,主要由实现CAN总线协议部分和与微处理器接口部分电路组成,可完成CAN总线协议的物理层和数据链路层的功能,支持CAN20A协议及CAN20B协议。 四、通讯软件设计 CAN设计的三层结构模型为:物理层、数据链路层和应用层。网络物理层和数据链路层的功能由CAN接口器件完成,包括硬件电路和通讯协议两部分。CAN通讯协议规定了四种不同用处的网络通讯帧,即数据帧、远程帧、错误指示
8、帧和超频帧。CAN通讯协议的实现,包括各种通讯帧的组织和发送,均是由集成在SJA1000通讯控制器中的电路实现的,因此系统的开发主要在应用层软件的设计上。应用层软件的核心部分是CPU与SJA1000通讯控制器之间的数据接收和发送程序,即CPU把待发的数据发给SJA1000通讯控制器,再由SJA1000通讯控制器发到总线上;当SJA1000通讯控制器从总线接收到数据后,CPU再把数据以走。首先,应对SJA1000中的有关控制寄存器写入控制字,进行初始化。接着,CPU即可通过SJA1000接收/发送缓存区向物理总线接收和发送数据。本系统采用中断方式实现CAN的通讯过程,其程序流程图如图3所示。图3 程序流程图 五、结论 基于CAN总线的电梯群控技术通过在实践中的应用检验表明,它可以使整个控制系统的控制信号线数从数百根减少到几根,极大地方便了电梯的安装和维修,提高了电梯的运行效率和服务质量,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参考文献 1 余 华, 孙德宝. 智能大厦中的电梯群控系统. 电工技术杂志,2002,(1):3739。 2 邬宽明. CAN总线原理和应用系统设计. 北京: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1996
到此这篇can通讯接口(can通讯接口设计)的文章就介绍到这了,更多相关内容请继续浏览下面的相关推荐文章,希望大家都能在编程的领域有一番成就!版权声明:
本文来自互联网用户投稿,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
如若内容造成侵权、违法违规、事实不符,请将相关资料发送至xkadmin@xkablog.com进行投诉反馈,一经查实,立即处理!
转载请注明出处,原文链接:https://www.xkablog.com/hd-api/141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