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电气和电子部件验证试验 (DV/PV 试验 )
汽车零部件从设计归属上分为两类: 1. 主机厂设计的零部件; 2. 供应商设计的零部件;
主机厂设计的零部件通常的 DFMEA设计失效模式分析和 DVP设计验证计划都是有主机厂工程
师来写的。供应商设计的零部件通常也叫黑匣子件, DFMEA设计失效模式分析和 DVP设计验
证计划都是有供应商来写的。
主机厂的会有各种系统级和部件级的设计规和试验方法。 试验方法里面会有具体的试验
方法要求, 试验设备要求和试验次数要求。 供应商的各类试验规和试验方法要求通常不会直
接发给主机厂, 尤其国际供应商是 DFMEA基本只能到供应商处看, 比如以前我看博世的 DFMEA 甚至只能到德国总部才让看,不能拍照。
验证试验分为 DV和 PV, DV是 DesignVerification 设计验证,此时可以是手工件或者
模具件。 PV 是 ProductVerification 产品验证,必须是模具件,并从供应商的量产生产线
上做出来的零件。 PV之后的零件再完成 PPAP审核,就具备了量产供货资格了。
测试要求一般是通过对产品的需求分解而来, 这个在整车和部件上都是通用的, 这里的
需求包含了对市场的预期、国家的法律法规,用户的需求等等。
整车方面,中国有针对乘用车的强制检验标准,大概 40 余项,对于可以在市场售卖的
车辆而言, 这些试验是必须通过的, 大家也可以百度的到,这里不去多说。 个别厂商也会对
产品做一些其他要求,比方说噪音,振动等,所以这些试验也不可避免。
试验根据项目阶段的不同也分为开发性试验和批量批准的试验, 两者或有重叠, 但是不
完全相同,目的也不同。
零部件方面, 根据位置的不同, 所处环境的不同, 功能要求的不同以与寿命要求的不同,
试验的项目、方法与指标也略有不同。针对车上的每一个零件,都会有经过需求分解, 标准
( 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企业标准 )分析后得到的试验项目列表,下面我试着就几个方面
举些例子:
1、 车用外饰,下面仅用保险杠作为例子来尝试分析:
a、功能方面,汽车保险杠是吸收和减缓外界冲击力、防护车身前后部的安全装置。针
对此部件国家有车辆通过性能, 行人保护, 外部突出物等方面的要求。 上面的这些需求决定
了保险杠的外形与材料要求, 这对这些需求需要进行在强度, 韧性, 总成的碰撞方面进行验
证,不过这些试验的周期一般较短,并且常见于开发阶段。
b、因为保险杠位于车辆外部,常年承受照射,风沙侵蚀,石子打击,温湿度变化等方
面的影响, 所以需要进行类似于辐射,湿热或干燥气候下的耐久, 耐气候循环,石击等方面
的试验。耐久试验一般根据寿命要求进行规划。
c、因为道路环境的复杂,汽车行驶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会受到振动的影响,这些影响大
致会影响两个方面, 一是零件的结构强度方面, 另外就是零件的连接强度方面。 连接强度就
是指零件固定在车身上的方式,比方说卡脚,螺栓,镶嵌以与粘贴等等。
2、 饰件,例如仪表板,仅指塑料部分,不涉与仪表显示等部件。
a、功能方面,仪表板主要承当了装饰与作为其他零件的基座的功能,因此,零件的颜
色要求, 尤其是经过环境长时间影响下的颜色变化等尤为重要, 当然, 这也同产品的定义的
寿命有相当大的关系。因为同车身的连接与连接
b、虽然饰件是处于车辆部,但是还是受到光照,温变乃至湿度变化的影响(个别企业 会把霉变也列入试验项目) ,所以,饰件也要根据寿命要求与定义的环境进行温湿度变化,
1 / 3
光照辐射等试验, 但是因为车的饰件日光照射的时间与强度不同, 其试验指标也不同, 大部
分分为三个区, 直接照射, 间接照射与完全照射不到的情况 (有时还会跟车窗的颜色有关系) 。
c、同外饰不同的是,因为车环境是人长时间所处的环境,并且塑料零件在原料或成型
的过程中可能引入有毒有害的散发气体, 所以饰件还需要进行例如甲醛,总碳,冷凝,
等方面的试验。 其中,如果我没记错的话,冷凝是针对饰件的散发物会沉积到车窗上,
气味
导致
车窗模糊的情况; 气味试验是个别厂商会进行的试验, 国标暂时对此无要求,
见征询。
d、 另外,饰件对材料的燃烧性能也有要求,总之不要烧的太快啦。
但是好像有意
3、电子电气类,这个分类比较复杂,有例如发动机控制器此类的电子部件,也有例如
导航或者 CD机这类的舒适性部件,另外还有整车线束和大
到此这篇dvp试验报告(dv pv试验)的文章就介绍到这了,更多相关内容请继续浏览下面的相关推荐文章,希望大家都能在编程的领域有一番成就!版权声明:
本文来自互联网用户投稿,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
如若内容造成侵权、违法违规、事实不符,请将相关资料发送至xkadmin@xkablog.com进行投诉反馈,一经查实,立即处理!
转载请注明出处,原文链接:https://www.xkablog.com/bcyy/492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