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平时的工作中经常遇到就诊者询问“医生,我的血压到底高不高,我是不是得了高血压?”其实这个看似简单的问题并不简单,高血压的诊断标准、不同人群的血压正常
范围也是不一样的,不能一概而论。
2018年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是这样定义高血压的:在未使用降压药物的情况下,非同日3次测量诊室血压,收缩压≥140mmHg和(或)舒张压≥90mmHg。患者既往有高血压史,目前正在使用降压药物,血压虽然<140/90mmHg,仍应诊断为高血压。
诊室血压是我国目前诊断高血压、进行血压水平分级以及观察降压疗效的常用方法,但是在临床工作中遇到不少患者在医院测出的血压数值和在家里测量的血压数值相差很多,这就需要了解诊室外血压测量的重要性。
诊室外血压测量包括动态血压监测和家庭血压监测。2018年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指出,诊室外血压与高血压靶器官损害的关系比诊室血压更为显著,预测心血管风险能力优于诊室血压。但要注意的是,诊室外血压的阈值并不是140/90mmHg。
动态血压监测的高血压诊断标准为24小时平均收缩压/舒张压≥130/80mmHg、白天≥135/85mmHg、夜间≥120/70mmHg。
家庭血压监测的高血压诊断标准为收缩压/舒张压≥135/85mmHg。
有条件者应进行诊室外血压测量,用于诊断白大衣高血压及隐蔽性高血压,评估降压治疗的疗效。
2018年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给出了明确的降压目标:
一般成年高血压患者血压应降至140/90mmHg以下。
在可耐受和可持续的条件下,部分有糖尿病、蛋白尿等高危患者的血压可控制在130/80mmHg以下。
65~79岁的老年人,第一步应将血压降至150/90mmHg以下;如能耐受,目标血压为小于140/90mmHg。超过80岁的老年人血压应降至150/90mmHg以下。
病情稳定的脑卒中患者,降压目标为140/90mmHg以下。如果得了急性脑卒中,需要尽快到正规医疗机构就诊,医生会根据患者的病情制订个体化的降压目标及降压方案。
当高血压患者合并冠心病,降压目标为140/90mmHg以下;如能耐受,可降至130/80mmHg以下,但应注意舒张压不宜降至60mmHg以下。
对于高血压伴慢性肾脏病患者,无白蛋白尿者应将血压控制在140/90mmHg以下,有白蛋白尿者应控制在130/80mmHg以下。
糖尿病患者的血压应控制在130/80mmHg以下;对于老年或伴严重冠心病患者,应将血压控制在140/90mmHg以下。
如果偶然测出一次比较高的血压数值,不要紧张,是否符合高血压的诊断还是需要到医院找专科医生来确定,切不可凭感觉乱吃降压药物,以免造成不必要的严重后果。(河南省人民医院高血压科主治医师王梦琳)
夏季血压与冬季血压存在差异。一项针对我国人群的研究显示,随着月份变化,血压呈季节性波动。在高温
天气,根据热胀冷缩的
原理,人体血管扩张,血管阻力减小,血压相应下降。同时,夏季出汗较多,盐分随汗液排出,导致血液容量下降,血压随之降低。
患者夏季日间的平均血压比冬季低2mmHg左右,然而夜间的血压、脉压比冬季更高。夏季非杓型高血压和单纯夜间高血压患者的比例比冬季更高。
啤酒、小龙虾、烧烤成了很多人夏夜的“标配”。对于高血压患者,可以喝酒吗?
世界心脏联盟(WHF)指出,任何剂量的酒精都不会给身体带来任何好处。长期大量饮酒,会导致交感神经兴奋,从而引起血管收缩、心率增快、心肌耗氧量增加,导致血压升高。酒精还会抑制和损害大脑中的压力感受器。压力感受器受损后无法对血压的变化做出有效调节,从而导致持续的高血压。
2018年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提到,高血压患者最好不饮酒。酒精在进入人体后,首先被肝脏分解产生乙醛,进而通过刺激血管异常扩张,患者会出现暂时性血压下降的表现。随着体内乙醛的代谢(一般为4~6小时),血压将会再次升高,甚至比原来更高。血压大幅波动会导致不良心脑血管事件。
如遇到推托不掉的酒局,尽量
选择低度酒并控制剂量。男性每天的酒精摄入量应小于25g,女性小于15g。尽量不要空腹饮酒,可以在饮酒前吃点水果和蔬菜。降压药与酒不要同时服用,最好间隔1小时以上,避免影响药效或者血压波动。
存在以下情况,绝对不建议饮酒:高血压未得到有效控制的时候,尤其是血压超过160/100mmHg时;酒精不耐受的高血压患者,如一喝酒就脸红、头痛、容易醉酒的人;高血压合并肝炎、脂肪肝者,肝功能不全的患者;既往有心梗、脑梗、脑出血的高血压患者。
一提起打鼾,很多人都会认为这就是睡得香,事实上打鼾有可能引起高血压和其他心脑血管疾病。
如果打鼾严重,伴有憋气,甚至被憋醒,医学上称为“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打鼾出现呼吸暂停时,氧供停止,当呼吸重新恢复时,氧供恢复。
不规律的氧气供应会引发交感神经系统兴奋。交感神经长期处于兴奋状态可导致血压持续升高。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除了引起血压升高,还会引起心律失常,甚至心力衰竭、肺动脉高压、缺氧性脑病等疾病。如果怀疑患了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建议及时就医。
看完文章,记得转发给你身边的家人朋友,想看更多养生常识、疾病预防知识,可在微信公众号搜索“奇妙本草”并关注。
到此这篇高血压危险分层图片(高血压危险分级标准表图片)的文章就介绍到这了,更多相关内容请继续浏览下面的相关推荐文章,希望大家都能在编程的领域有一番成就!
版权声明:
本文来自互联网用户投稿,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
如若内容造成侵权、违法违规、事实不符,请将相关资料发送至xkadmin@xkablog.com进行投诉反馈,一经查实,立即处理!
转载请注明出处,原文链接:https://www.xkablog.com/bcyy/380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