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十八篇 观修章
观则观幻梦之身,修则修道德之行。忘身忘修,自入玄通之境。系形系行,沦乎死生之源。观察自己的身体,就像是在看一场幻梦;修炼自己的道德,就像是在实践一种行为。如果能够忘掉身体和修炼,自然而然就会进入一种深奥而通达的境界。如果总是被身体和行为所束缚,就会陷入生死的循环之中。
观者,智也。以智观理,理智冥合,自契中道。《本际经》云:具一切智,成无上道。以目视物谓之观,以神悬鉴谓之观,外桔万象,内息众绿,心修众行谓之观。修方入妙无,渐阶圣行,修习之蹊径也。观察,是一种智慧。用智慧去理解事物的道理,让理智和事物的本质融合,自然就会符合中庸之道。《本际经》上说: 具备所有的智慧,就能成就最高的道。用眼睛看东西叫做观察,用精神去洞察也叫做观察,对外能够洞察万象,对内能够平息杂念,修炼各种行为也叫做观察。通过修炼,逐渐进入奇妙的境界,这是逐步成为圣人的道路。
《业报经》云:众苦所恼,常为有身,生死轮回, 不能自出,以何方便,妄想得除。太上曰:妄想颠倒皆从心起,强生分别,系念我身,触境生迷,举心皆妄,以此流浪,沦乎生死。但当定志观身,尽皆虚假,既知虚假,妄想渐除,妄想既除,内外清静。自悟其道,谓之忘身,既忘其身,幻累自灭。《业报经》上说: 各种痛苦都是因为有了身体,生死轮回,自己无法摆脱,有什么办法 可以去除妄念呢?太上说: 妄念和迷惑都是从心里产生的,强行去区分,总是想着自己的身体,遇到环境就会产生迷惑,所有的念头都是妄念,因此就会在生死中流浪。只要坚定意志,观察自己的身体,知道一切都是虚假的,既然知道是虚假的,妄念就会逐渐消除,妄念消除了,内心和外界就会变得清静。自己领悟到这个道理,就叫做忘掉身体,既然忘掉了身体,那些虚幻的负担自然就会消失。
《庄子》曰:安时处顺,一辰乐不入,此达人之忘身也。从凡至圣,莫越见、修、成、利四法也。见有二,一为值遇善友,与讲真经,或自览经教法进趣。二见者内见玄微,徐清徐静,以至妙极。《庄子》上说: 顺应时代和环境,享受当下的快乐,不让外界的干扰进入内心,这就是通达的人忘掉身体的 方式。从凡人到圣人,都不能超越见识、修炼、成就、利益这四个法则。见识有两种,一种是遇到好的朋友,给你讲解真正的经文,或者自己阅读经文来提高自己的认识。第二种见识是内心洞察到深奥微妙的道理,逐渐变得清澈和平静,达到极致的境界。
修者有三,一小乘、二中乘、三大乘。成者有三,仙果、真果、圣果。利者有三,即三果之人各各演教,诱导群品,利物济时也。此四法出於无等等之法,入乎无等等之法,为利济故有四。混归妙体,唯一其一,非正观,无以修证。修炼有三个层次,小乘、中乘、大乘。成就也有三个层次,仙果、真果、圣果。利益也有三个层次,就是这三种成就的人各自传播教义,引导众生,造福时代。这四个法则来自于无比高深的法则,进入无比高深的法则,为了利益众生而有这四个法则。最终,所有的法则都归于奇妙的本体,只有 一个法则,如果不是正确的观察,就无法修炼和证实。
《大道论》完
来源:作者 周固朴 白话翻译 小悟
到此这篇三千大道和三千法则(三千大道和三千法则的关系)的文章就介绍到这了,更多相关内容请继续浏览下面的相关 推荐文章,希望大家都能在编程的领域有一番成就!版权声明:
本文来自互联网用户投稿,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
如若内容造成侵权、违法违规、事实不符,请将相关资料发送至xkadmin@xkablog.com进行投诉反馈,一经查实,立即处理!
转载请注明出处,原文链接:https://www.xkablog.com/bcyy/153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