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列传送门:
- Java并发包源码学习系列:AbstractQueuedSynchronizer
- Java并发包源码学习系列:CLH同步队列及同步资源获取与释放
- Java并发包源码学习系列:AQS共享式与独占式获取与释放资源的区别
- Java并发包源码学习系列:ReentrantLock可重入独占锁详解
- Java并发包源码学习系列:ReentrantReadWriteLock读写锁解析
- Java并发包源码学习系列:详解Condition条件队列、signal和await
- Java并发包源码学习系列:挂起与唤醒线程LockSupport工具类
- Java并发包源码学习系列:JDK1.8的ConcurrentHashMap源码解析
- 介绍阻塞队列的概述:支持阻塞式插入和移除的队列结构。
- 介绍阻塞队列提供的方法。
- 介绍BlockingQueue接口的几大实现类及主要特点。
- 以ArrayBlockingQueue为例介绍等待通知实现阻塞队列的过程。
不会涉及到太多源码部分,意在对阻塞队列章节的全局概览进行总结,具体的每种具体实现,之后会一一分析学习。
阻塞队列 = 阻塞 + 队列。
下面这些对BlockingQueue的介绍基本翻译自JavaDoc,非常详细。
- 阻塞队列的顶级接口是,它继承了Queue,Queue又继承自Collection接口。
- BlockingQueue 对插入操作、移除操作、获取元素操作提供了四种不同的方法用于不同的场景中使用:1、抛出异常;2、返回特殊值(null 或 true/false,取决于具体的操作);3、阻塞等待此操作,直到这个操作成功;4、阻塞等待此操作,直到成功或者超时指定时间,第二节会有详细介绍。
- BlockingQueue不接受null的插入,否则将抛出空指针异常,因为poll失败了会返回null,如果允许插入null值,就无法判断poll是否成功了。
- BlockingQueue可能是有界的,如果在插入的时候发现队列满了,将会阻塞,而无界队列则有大的容量,并不是真的无界。
- BlockingQueue通常用来作为生产者-消费者的队列的,但是它也支持Collection接口提供的方法,比如使用remove(x)来删除一个元素,但是这类操作并不是很高效,因此尽量在少数情况下使用,如:当一条入队的消息需要被取消的时候。
- BlockingQueue的实现都是线程安全的,所有队列的操作或使用内置锁或是其他形式的并发控制来保证原子。但是一些批量操作如:,, 和不一定是原子的。如 addAll(c) 有可能在添加了一些元素后中途抛出异常,此时 BlockingQueue 中已经添加了部分元素。
- BlockingQueue不支持类似close或shutdown等关闭操作。
下面这一段是并发大师 DougLea 写的一段demo,使用BlockingQueue 来保证多生产者和消费者时的线程安全
BlockingQueue 对插入操作、移除操作、获取元素操作提供了四种不同的方法用于不同的场景中使用:
博主在这边大概解释一下,如果队列可用时,上面的几种方法其实效果都差不多,但是当队列空或满时,会表现出部分差异:
- 抛出异常:当队列满时,如果再往队列里add插入元素e时,会抛出的异常,如果队空时,往队列中取出元素【移除或瞅一瞅】会抛出异常。
- 返回特殊值:队列满时,offer插入失败返回false。队列空时,poll取出元素失败返回null,而不是抛出异常。
- 一直阻塞:当队列满时,put试图插入元素,将会一直阻塞插入的生产者线程,同理,队列为空时,如果消费者线程从队列里take获取元素,也会阻塞,知道队列不为空。
- 超时退出:可以理解为一直阻塞情况的超时版本,线程阻塞一段时间,会自动退出阻塞。
我们本篇的重点是阻塞队列,那么【一直阻塞】和【超时退出】相关的方法是我们分析的重头啦。
- ArrayBlockingQueue:由数组构成的有界阻塞队列。
- LinkedBlockingQueue:由链表构成的界限可选的阻塞队列,如不指定边界,则为。
- PriorityBlockingQueue:支持优先级排序【类似于PriorityQueue的排序规则】的无界阻塞队列。
- DelayQueue:支持延迟获取元素的无界阻塞队列。
- SynchronousQueue:不存储元素的阻塞队列,每个插入的操作必须等待另一个线程进行相应的删除操作,反之亦然。
另外BlockingQueue有两个继承子接口,分别是:和,他们有各自的实现类:
- LinkedTransferQueue:由链表组成的无界TransferQueue。
- LinkedBlockingDeque:由链表构成的界限可选的双端阻塞队列,如不指定边界,则为。
BlockingDeque比较好理解一些,支持双端操作嘛,TransferQueue又是个啥玩意呢?
BlockingQueue:当生产者向队列添加元素但队列已满时,生产者会被阻塞;当消费者从队列移除元素但队列为空时,消费者会被阻塞。
TransferQueue则更进一步,生产者会一直阻塞直到所添加到队列的元素被某一个消费者所消费(不仅仅是添加到队列里就完事)。新添加的transfer方法用来实现这种约束。顾名思义,阻塞就是发生在元素从一个线程transfer到另一个线程的过程中,它有效地实现了元素在线程之间的传递(以建立Java内存模型中的happens-before关系的方式)。
并发编程网: Java 7中的TransferQueue
ArrayBlockingQueue是由数组构成的有界阻塞队列,支持FIFO的次序对元素进行排序。
这是一个典型的有界缓冲结构,可指定大小存储元素,供生产线程插入,供消费线程获取,但注意,容量一旦指定,便不可修改。
队列空时尝试take操作和队列满时尝试put操作都会阻塞执行操作的线程。
该类还支持可供选择的公平性策略,可重入锁实现,默认采用非公平策略,当队列可用时,阻塞的线程都可以争夺访问队列的资格。
LinkedBlockingQueue是由链表构成的界限可选的阻塞队列,如不指定边界,则为,因此如不指定边界,一般来说,插入的时候都会成功。
LinkedBlockingQueue支持FIFO先进先出的次序对元素进行排序。
PriorityBlockingQueue是一个支持优先级的无界阻塞队列,基于数组的二叉堆,其实就是线程安全的。
默认情况下元素采取自然顺序升序排列,也可以自定义类实现方法来指定元素排序规则,或者初始化PriorityBlockingQueue时,指定构造参数Comparator来对元素进行排序。
需要注意的是如果两个对象的优先级相同( 方法返回 0),此队列并不保证它们之间的顺序。
PriorityBlocking可以传入一个初始容量,其实也就是底层数组的最小容量,之后会使用grow扩容。
DelayQueue是一个支持延时获取元素的无界阻塞队列,使用PriorityQueue来存储元素。
队中的元素必须实现接口【Delay接口又继承了Comparable,需要实现compareTo方法】,每个元素都需要指明过期时间,通过获取元素剩余时间【剩余时间 = 到期时间 - 当前时间】。
当从队列获取元素时,只有过期的元素才会出队列。
SynchronousQueue是一个不存储元素的阻塞队列,每个插入的操作必须等待另一个线程进行相应的删除操作,反之亦然,因此这里的Synchronous指的是读线程和写线程需要同步,一个读线程匹配一个写线程。
你不能在该队列中使用peek方法,因为peek是只读取不移除,不符合该队列特性,该队列不存储任何元素,数据必须从某个写线程交给某个读线程,而不是在队列中等待倍消费,非常适合传递性场景。
SynchronousQueue的吞吐量高于LinkedBlockingQueue和ArrayBlockingQueue。
该类还支持可供选择的公平性策略,默认采用非公平策略,当队列可用时,阻塞的线程都可以争夺访问队列的资格。
LinkedTransferQueue是由链表组成的无界TransferQueue,相对于其他阻塞队列,多了tryTransfer和transfer方法。
TransferQueue:生产者会一直阻塞直到所添加到队列的元素被某一个消费者所消费(不仅仅是添加到队列里就完事)。新添加的transfer方法用来实现这种约束。顾名思义,阻塞就是发生在元素从一个线程transfer到另一个线程的过程中,它有效地实现了元素在线程之间的传递(以建立Java内存模型中的happens-before关系的方式)。
LinkedBlockingDeque是由链表构成的界限可选的双端阻塞队列,支持从两端插入和移除元素,如不指定边界,则为。
本文不会过于详尽地解析每个阻塞队列源码实现,但会总结通用的阻塞队列的实现机制。
以阻塞队列接口BlockingQueue为例,我们以其中新增的阻塞相关的两个方法为主要解析对象,put和take方法。
- put:如果队列已满,生产者线程便一直阻塞,直到队列不满。
- take:如果队列已空,消费者线程便开始阻塞,直到队列非空。
其实我们之前在学习Condition的时候已经透露过一些内容,这里利用ReentrantLock实现锁语义,通过锁关联的condition条件队列来灵活地实现等待通知机制。
之前已经详细地学习过:Java并发包源码学习系列:详解Condition条件队列、signal和await
Condition的await()方法会将线程包装为等待节点,加入等待队列中,并将AQS同步队列中的节点移除,接着不断检查,如果在等待队列中,就一直等着,如果signal将它移到AQS队列中,则退出循环。
Condition的signal()方法则是先检查当前线程是否获取了锁,接着将等待队列中的节点通过Node的操作直接加入AQS队列。线程并不会立即获取到资源,从while循环退出后,会通过acquireQueued方法加入获取同步状态的竞争中。
而上述描述的线程等待or阻塞则是通过的park和unpark方法具体实现,具体可以参考AQS和LockSupport相关内容:
- Java并发包源码学习系列:挂起与唤醒线程LockSupport工具类
- 方腾飞《Java并发编程的艺术》
- 《Java并发编程之美》
- 并发编程网: Java 7中的TransferQueue
- javadoop : 解读 java 并发队列 BlockingQueue
- Java并发包源码学习系列:详解Condition条件队列、signal和await
版权声明:
本文来自互联网用户投稿,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
如若内容造成侵权、违法违规、事实不符,请将相关资料发送至xkadmin@xkablog.com进行投诉反馈,一经查实,立即处理!
转载请注明出处,原文链接:https://www.xkablog.com/te-aq/153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