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自我介绍一下,小编浙江大学毕业,去过华为、字节跳动等大厂,目前阿里P7
深知大多数程序员,想要提升技能,往往是自己摸索成长,但自己不成体系的自学效果低效又漫长,而且极易碰到天花板技术停滞不前!
因此收集整理了一份《2024年最新Python全套学习资料》,初衷也很简单,就是希望能够帮助到想自学提升又不知道该从何学起的朋友。
既有适合小白学习的零基础资料,也有适合3年以上经验的小伙伴深入学习提升的进阶课程,涵盖了95%以上Python知识点,真正体系化!
由于文件比较多,这里只是将部分目录截图出来,全套包含大厂面经、学习笔记、源码讲义、实战项目、大纲路线、讲解视频,并且后续会持续更新
如果你需要这些资料,可以添加V获取:vip1024c (备注Python)
正文
前提准备
安装mysql
安装pymysql
连接数据库
- host 数据库ip地址,如果是本地可以用localhost或127.0.0.1 如果是远程就需要指定正确的ip地址
- user 用户名
- password 密码
- port 端口号 如果不指定就默认是3306
cursor():获取数据库的操作游标
execute() 执行SQL语句,把要进操作的内容写成SQL语句,
fetchone() 读取一条数据
close() 断开连接,释放资源
“select version()” sql语句的执行结果
创建数据库
创建数据库命令执行一次就可以,后面我们在创建的数据库中进行其他的操作,如果创建的数据已经存在程序会报错
拓展:
如果在创建数据库的不能确认数据库是否存在,但是也不想在创建数据库的时候发生报错可以使用下列语句:
创建数据表、
表必须创建在数据库内,所以我们需要在连接数据库以后,需要指定操作那个数据库
这次的在连接mysql的时候函数新增了一个参数,指定我们要连接的数据库,后面创建的表也会创建到当前数据库。
插入数据
通过三种sql语句的编写形式我们能够发现。方式3的最为简洁,通过使用来进行占位,然后再通过函数将数据传入sql语句中组成完整的sql语句。
在执行execute()方法之后必须要commit()方法才能将数据插入到表中,这个设计到了事务的原子性问题,事务机制可以确保数据一致性,事务有4个属性:原子性、一致性、隔离性、持久性。
查询数据
在数据库操作的过程中使用最多的就是查询操作
数据库中的数据
输出:
通过结果我们能够看到执行正常,拿出了一条数据,但是明明是查询所有,但是结果只有除了第一条之外的数据,关于这个现象我们可以从游标的角度来解释,一开始游标在第一行执行之后游标就跑到第二行,再执行的时候就从第二行开始查询直至末尾。
可以简单的理解etchone()查询游标所在的一行数据,fetchall()查询当前游标至结束的所有行数据。
使用where进行条件查询
查询id大于10003的数据
到此这篇pymysql详解(pymysql pycharm)的文章就介绍到这了,更多相关内容请继续浏览下面的相关推荐文章,希望大家都能在编程的领域有一番成就!版权声明:
本文来自互联网用户投稿,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
如若内容造成侵权、违法违规、事实不符,请将相关资料发送至xkadmin@xkablog.com进行投诉反馈,一经查实,立即处理!
转载请注明出处,原文链接:https://www.xkablog.com/sqlbc/266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