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QL(Structured Query Language)即结构化查询语言,是用于管理关系型数据库的标准语言。掌握 SQL 语法是操作数据库的关键,以下是 SQL 语法基础知识的详细总结。
1. 创建数据库(CREATE DATABASE)
用于创建一个新的数据库。例如,创建一个名为 的数据库:
2. 创建表(CREATE TABLE)
定义表的结构,包括列名、数据类型和约束等。例如,创建一个名为 的表,包含 (整数类型,主键)、(字符类型)和 (整数类型):
3. 修改表(ALTER TABLE)
可以修改表的结构,如添加列、修改列的数据类型或删除列。添加一个 列到 表:
4. 删除表(DROP TABLE)
删除整个表及其数据。删除 表:
1. 插入数据(INSERT INTO)
向表中插入新的行。向 表插入一条记录:
2. 查询数据(SELECT)
这是 SQL 中最常用的操作。查询 表中的所有数据:
也可以查询特定列的数据,例如只查询 和 :
还可以使用 子句进行条件查询,如查询年龄大于 18 岁的学生:
3. 更新数据(UPDATE)
修改表中已存在的数据。将 为 1 的学生年龄更新为 21:
4. 删除数据(DELETE)
从表中删除行。删除 小于 18 的学生记录:
1. 授予权限(GRANT)
赋予用户对数据库对象的操作权限。例如,授予用户 对 数据库中 表的查询权限:
2. 收回权限(REVOKE)
撤销用户已有的权限。收回用户 对 表的查询权限:
1. 比较运算符
包括 (等于)、(大于)、(小于)、(大于等于)、(小于等于)、 或 (不等于)。可用于 子句中,如查询 为 的学生:
2. 逻辑运算符
、、。例如,查询年龄大于 18 且名字是 的学生:
1. 聚合函数
例如 (计数)、(求和)、(平均值)、(最大值)、(最小值)。计算学生的平均年龄:
2. 字符串函数
如 (连接字符串)、(转换为大写)、(转换为小写)等。将学生名字转换为大写:
以上就是 SQL 语法的基础知识,通过这些基本操作,可以完成对数据库的大部分管理和数据操作任务。随着对数据库应用的深入,还可以学习更复杂的 SQL 语法,如连接查询、子查询等。
到此这篇sqlserver数据库基础知识(sqlserver数据库基本语句)的文章就介绍到这了,更多相关内容请继续浏览下面的相关推荐文章,希望大家都能在编程的领域有一番成就!版权声明:
本文来自互联网用户投稿,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
如若内容造成侵权、违法违规、事实不符,请将相关资料发送至xkadmin@xkablog.com进行投诉反馈,一经查实,立即处理!
转载请注明出处,原文链接:https://www.xkablog.com/sjkxydsj/615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