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今天开始学习后端的内容,咨询了几个师兄,说是推荐从数据库开始抓起后端,那还是以
数据库 --> 服务器 这样的流程来处理后端,今天时间不足,就简单陈列一点东西,不进行视频内容的学习。
书本内容参考清华大学出版社《MySQL从入门到精通》,视频内容参考黑马程序员。
10月13号笔记
今日所学:数据库概述
数据库概述:
数据库发展可以简单的细分为:人工管理阶段、文件系统阶段、数据库系统阶段。
之所以要构建一个数据库,是为了让一个统一库由多个用户、多个应用共享数据,这样来实现一个数据的“中心化”功能。
常见概念定义:
数据库系统:数据库系统(Data Base System,DBS)是采用数据库技术的计算机管理系统,是由数据库(数据)、数据库管理系统、数据库管理员(人员)、支持数据库系统的硬件和软件(应用开发工具、应用系统等)以及用户,统共5部分构成的运行实体。
数据模型:数据模型是数据库系统的核心和基础,是关于描述数据与数据之间的联系、数据的语义、数据一致性约束的概念性工具的集合。
数据模型包含三个部分:数据结构、数据操作、完整性约束。
1)数据结构:是对系统静态特征的描述,描述对象包括数据的类型、内容、性质和数据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简单来说就是数据体。
2)数据操作:对系统动态特征的描述,是对数据库各种对象实例的操作。简单来说就是操作函数。
3)完整性约束:是完整性规则的集合,它定义了给定数据模型中数据及其联系所具有的制约和依存规则。看了后面之后,其实就是数据规范的结构规范。
常见数据模型可分为:层次模型、网状模型和关系模型。
1)层次模型:用树状结构表示实体类型及实体间的联系的数据模型,称为层次模型。
2)网状模型:用有向图结构表示实体类型及实体间的联系的数据模型,称为网状模型。网状模型编写应用程序极其复杂,数据独立性较差。
3)关系模型:用二维表来描述数据。关系模型数据结构简单、清晰、具有很高的数据独立性、是目前主流的数据库数据模型。
关系数据模型基本术语如下:
1、关系:一个二维表所表示的数据之间的关联(或者说那个二维表)。
2、元组:二维表中的一行,既表中的一个记录。
3、属性:二维表中的一列,用类型和值来表示。
4、域:每个属性取值的变化范围,如性别的{男,女}。
关系数据模型数据约束如下:
1、实体完整性约束:约束关系的主键中属性值不能为空值。
2、参照完整性约束:关系之间的基本约束。
3、用户定义的完整性约束:反应具体应用中数据的语义要求。
三范式(3 normal forms):
关系数据库的规范化理论为:关系数据库中每一个关系都要满足一定的规范。可以分为5个等级,但是到达第三等级即可。
到此这篇数据库学习入门(数据库 入门)的文章就介绍到这了,更多相关内容请继续浏览下面的相关推荐文章,希望大家都能在编程的领域有一番成就!版权声明:
本文来自互联网用户投稿,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
如若内容造成侵权、违法违规、事实不符,请将相关资料发送至xkadmin@xkablog.com进行投诉反馈,一经查实,立即处理!
转载请注明出处,原文链接:https://www.xkablog.com/sjkxydsj/396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