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vue2和vue3响应式原理发生了改变
vue2 的响应式原理是利⽤es5 的⼀个 API ,Object.defineProperty()对数据进⾏劫持结合发布订阅模式的⽅式来实现的。
vue3 中使⽤了 es6 的 proxy API 对数据代理,通过 reactive() 函数给每⼀个对象都包⼀层 Proxy,通过 Proxy 监听属性的变化,从⽽ 实现对数据的监控。
这⾥是引相⽐于vue2版本,使⽤proxy的优势如下
1.defineProperty只能监听某个属性,不能对全对象监听
2.可以省去for in、闭包等内容来提升效率(直接绑定整个对象即可)
3.可以监听数组,不⽤再去单独的对数组做特异性操作,通过Proxy可以直接拦截所有对象类型数据的操作,完美⽀持对数组的监听。 (vue3.x可以检测到数组内部数据的变化)
2. Vue3支持碎片(Fragments)
就是说在组件可以拥有多个根节点。
vue2:
vue3:
3.数据和方法的定义
Vue2使⽤的是选项类型API(Options API),Vue3使⽤的是组合式API(Composition API)
旧的选项型API在代码里分割了不同的属性: data,computed属性,methods,等等。新的组合式API能让我们用方法(function)来分割,相比于旧的API使用属性来分组,。
函数可以说是的属性和方法入口。在中,使用的是、。在中我们把属性和方法都放在函数中。函数中有以下几个特点:
1.setup(props,context):接收两个参数
(1) props :接收来自父组件传来的参数
(2) context :上下文,主要包含3个使用参数:attrs,emits,slots,相当于Vue2中this的 attrs,emits,slots
2.有返回值,返回值可以是两种:
(1) 返回 对象 ,返回的对象中的属性方法,可在模板中直接使用;
(2) 返回 渲染函数 ,可以自定义渲染的内容;
3.函数内部没有;
4.当内部有异步函数,需要使用到的时候,可以直接使用,不需要在前面加
4.生命周期钩子
- 若组件被包含,则多出下面两个钩子函数。
- onActivated(): 被包含在中的组件,会多出两个生命周期钩子函数。被激活时执行 。
- onDeactivated(): 比如从 A组件,切换到 B 组件,A 组件消失时执行。
5.父子通信
(1)父传子
- 父组件提供数据
- 父组件将数据传递给子组件
- 子组件通过defineProps进行接收
- 子组件渲染父组件传递的数据
(2)子传父
到此这篇vue2和vue3区别大吗(vue2和vue3的底层原理)的文章就介绍到这了,更多相关内容请继续浏览下面的相关 推荐文章,希望大家都能在编程的领域有一番成就!
- 在子组件中获取emit , defineEmits()
- 子组件中用emit发送事件
- 父组件要监听子组件的事件
- 父组件提供事件的处理函数
版权声明:
本文来自互联网用户投稿,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
如若内容造成侵权、违法违规、事实不符,请将相关资料发送至xkadmin@xkablog.com进行投诉反馈,一经查实,立即处理!
转载请注明出处,原文链接:https://www.xkablog.com/qdvuejs/192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