伪类:同一个标签,根据其不同的种状态,有不同的样式。这就叫做“伪类”。伪类用冒号来表示。
比如div是属于box类,这一点很明确,就是属于box类。但是a属于什么类?不明确。因为需要看用户点击前是什么状态,点击后是什么状态。所以,就叫做“伪类”。
伪类选择器分为两种。
(1)静态伪类:只能用于超链接的样式。如下:
- 超链接点击之前
- 链接被访问过之后
PS:以上两种样式,只能用于超链接。
(2)动态伪类:针对所有标签都适用的样式。如下:
- “悬停”:鼠标放到标签上的时候
- “激活”: 鼠标点击标签,但是不松手时。
- 是某个标签获得焦点时的样式(比如某个输入框获得焦点)
PS:以上三种样式,只能用于超链接。
a标签有4种伪类(即对应四种状态),要求背诵。如下:
- “链接”:超链接点击之前
- “访问过的”:链接被访问过之后
- “悬停”:鼠标放到标签上的时候
- “激活”: 鼠标点击标签,但是不松手时。
对应的代码如下:(不带注释)
对应的代码如下:(带注释)
记住,在css中,这四种状态必须按照固定的顺序写:
a:link 、a:visited 、a:hover 、a:active
如果不按照顺序,那么将失效。“爱恨准则”:love hate。必须先爱,后恨。
看一下这四种状态的动图效果:
问:既然定义了超链的属性,和定义了超链点击之前的属性,那这两个有啥区别呢?
答:
和的区别:
- 定义的样式针对所有的超链接(包括锚点)
- 定义的样式针对所有写了href属性的超链接(不包括锚点)
超链接a标签在使用的时候,比较难。因为不仅仅要控制a这个盒子,也要控制它的伪类。
我们一定要将a标签写在前面,将这些伪类写在后面。
举个例子。如果效果:
为了实现上面这个效果,完整版代码如下:
上方代码中,我们发现,当我们在定义和 这两个伪类的时候,如果它们的属性相同,我们其实可以写在一起,用逗号隔开就好,摘抄如下:
如上方代码所示,最标准的写法,就是把link、visited、hover这三个伪类都要写。但是前端开发工程师在大量的实践中,发现不写link、visited也挺兼容。写法是:
a:link、a:visited都是可以省略的,简写在a标签里面。也就是说,a标签涵盖了link、visited的状态(前提是都具有了相同的属性)。写法如下:
当然了,在写、这两个伪类的时候,要么同时写,要么同时不写。如果只写属性和属性,不规范。
我们在第一段中描述过,下面这三种动态伪类,针对所有标签都适用。
- “悬停”:鼠标放到标签上的时候
- “激活”: 鼠标点击标签,但是不松手时。
- 是某个标签获得焦点时的样式(比如某个输入框获得焦点)
我们不妨来举下例子。
举例1:
效果:
版权声明:
本文来自互联网用户投稿,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
如若内容造成侵权、违法违规、事实不符,请将相关资料发送至xkadmin@xkablog.com进行投诉反馈,一经查实,立即处理!
转载请注明出处,原文链接:https://www.xkablog.com/qdhtml/700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