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操作系统原理(22级)
- 计算机的外围设备可分______和______两大类。
- ______能使大量的信息存放到相应的存储介质上,能作为主存储器的扩充。
- ______能使大量的信息存放到相应的存储介质上,能作为主存储器的扩充。
- ______能把外界的信息输入到计算机系统,或把计算结果输出。
- 可以让几个作业同时使用的设备称为______。
- 对磁带机、输入机以及打印机等只适合独占使用的设备,总是采用______分配策略。
- 对存储型设备,输入输出的信息传输单位为______;对输入输出型设备,输入输出操作的信息传输单位为______。
- 要确定磁盘上一个块所在的位置必须给出三个参数:______ 、______ 和 ______。
- 磁盘输入输出时,______是磁头在移动臂带动下移动到指定柱面所花的时间;______是指定扇区旋转到磁头下所需的时间。它们与信息在______有关。
- 执行一次磁头输入输出时,______是由磁头进行读写完成信息传送的时间,它是______时就固定的。
- 为了减少磁盘移动臂移动所花费的时间,每个文件的信息不是按盘面上的______顺序存放满一个盘面后,再放到另一个盘面上,而是按______存放。
- 常用的磁盘移臂调度算法有______、最短寻找时间优先算法、______ 和 ______。
- ______调度算法总是从等待访问者中挑选寻找时间最短的那个请求先执行,而不管访问者到来的先后次序。
- 磁盘移臂调度算法中除了先来先服务调度算法外,其余三种调度算法都是根据欲访问者的______来进行调度的。
- 每一条通道命令规定了设备的一种操作,一般都由命令码、______、______及标志码等四部分组成。
- 斯普林(SPOOLing)是指______ 的意思。操作系统用它实现______的功能。
- SPOOLing系统设置一张______,用来登记输入井的各个作业的作业名、______ 、作业拥有的文件数以及预输入表和缓输出表的位置等。
- ______负责查看输出井中是否有待输出的结果信息,若有,则启动打印机把作业的结果文件打印输出。
- 当通道发现有______或设备特殊情况时就形成______的I/O中断事件。
- 操作系统启动和控制外围设备完成输入输出操作的过程可分成三个阶段:准备阶段、______ 和 ______。
- 文件系统是操作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________进行管理。
- 文件管理为用户提供________存取文件的功能。
- 存储介质上的一些连续信息组成—个区域,作为存储设备与主存之间信息交换的物理单位,称为________。
- 从对文件信息的存取次序考虑,存取方法可分为________ 和 ________两类。
- 磁带机是适合于________的存储设备,而磁盘上的文件既能________ 又能 ________。
- 在二级目录结构中,第一级为________,第二级为________。
- 在树形目录结构中,________是从根目录出发到某文件的通路上所有各级子目录名和该文件名的顺序组合。
- 逻辑文件可分为的________ 和 ________两类。
- 记录式文件中,________是文件内可以独立存取的最小信息单位。
- 在磁盘上常用的组织方式有顺序结构、________ 和 ________。
- 链接文件采用________方式是高效的,而采用________方式是低效的。
- 索引结构为每个文件建立一张________,把指示每个逻辑记录存放位置的指针集中在这张表中。
- 对索引文件,既可采用________方式,又可采用________方式。
- 把若干逻辑记录合成一组存入一块的工作称________,每块中的逻辑记录个数称________。
- 当用户要求存储文件时,文件管理要为他________;当删除文件时又要________文件占用的存储空间。
- 记录的成组不仅提高了存储空间的________,而且还提高了系统的________。
- 用________指示磁盘空间使用情况时,其中的每一位与一个________对应。
- 采用空闲块成组连接方式时,把空闲块分成若干组,把指向一组空闲块的________集中在—起。
- 用户可以用访管指令调用建立文件、________ 、读文件、________、关闭文件和________等文件操作的系统功能模块。
- 顺序文件把逻辑上连续的信息存放在磁盘相邻的块上,所以它不适于文件的________。
1. 存储型设备、输入输出型设备
2. 存储型设备
3. 存储型设备
4. 输入输出型设备
5. 共享设备
6. 静态
7. 块、字符
8. 柱面号、盘面号、扇区号
9. 寻找时间、旋转延迟时间、磁盘上的位置
10. 传输时间、硬件设计
11. 磁道、柱面
12. 先来先服务调度算法、单向扫描算法、电梯调度算法
13. 最短寻找时间优先算法
14. 柱面位置
15. 数据主存地址、传送字节数
16. 联机的外围设备同时操作、虚拟设备
17. 作业表、作业状态
18. 缓冲输出程序
19. 设备故障、操作异常结束
20. 启动I/O阶段、结束处理阶段
21. 信息
22. 按文件名
23. 块
24. 顺序存取、随机存取
25. 顺序存取、顺序存取、随机存取
26. 主文件目录、用户文件目录
27. 路径名
28. 流式文件、记录式文件
29. 逻辑记录
30. 链接结构、索引结构
31. 顺序存取、随机存取
32. 索引表
33. 顺序存取、随机存取
34. 记录的成组、块因子
35. 分配磁盘存储空间、收回
36. 利用率、工作效率
37. 位示图、磁盘块
38. 指针
39. 打开文件、写文件、删除文件
40. 随机存取
计算题(20分)
- 若某磁盘共有200个柱面,其编号为0~199,假设已完成68号柱面的访问请求,正在为访问96号柱面的请求者服务,还有若干个请求者在等待服务,他们依次需要访问的柱面号为:175,52,157,36,159、106,108,72。请回答下列问题:
- 请分别计算用先来先服务调度算法、最短寻找时间调度算法、电梯调度算法和单向扫描调度算法来确定实际服务的次序。
- 按实际服务次序计算 (1) 中四种算法下移动臂需移动的距离。
解:(1)先来先服务算法:
最短寻找时间调度算法:
电梯调度算法:
单向扫描调度算法:
(2)先来先服务算法:
移动臂需移动的距离为642个柱面
最短寻找时间调度算法:
移动臂需移动的距离为223个柱面
电梯调度算法:
移动臂需移动的距离为218个柱面
单向扫描调度算法:
移动臂需移动的距离为175个柱面(除去移动臂从199向0号柱面移动的时间)
- 假设磁带的记录密度为1600BPi(字节/英寸),每个逻辑记录长为200字节,块与块之间的间隔为0.5英寸,请回答下列问题:
- 为了使磁带空间的利用率大于80%,采用记录成组时其块因子至少为多少?
- 采用块因子为6进行成组操作时,磁带空间的利用率是多少?
- 不采用成组操作时,磁带空间的利用率是多少?
到此这篇操作系统教程课后题答案(操作系统教程课后答案第五版)的文章就介绍到这了,更多相关内容请继续浏览下面的相关推荐文章,希望大家都能在编程的领域有一番成就!解:(1)间隔:1600*0.5=800字节
磁带空间的利用率为200/(200+800)=20%
(2)(200*6)/(200*6+800)=60%
磁带空间的利用率为60%
(3)由题意知:设k为块因子,则有
200k/(200k+800)>0.8
解得:k>16
因此采用记录成组时其块因子至少为17
版权声明:
本文来自互联网用户投稿,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
如若内容造成侵权、违法违规、事实不符,请将相关资料发送至xkadmin@xkablog.com进行投诉反馈,一经查实,立即处理!
转载请注明出处,原文链接:https://www.xkablog.com/hd-yjs/386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