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存储管理
3.1存储管理的功能及目的是什么?
答:在多道程序环境中,存储管理的主要目的有两个:一是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尽量满足多个用户对
内存的要求;二是能方便用户使用内存,使用户不必考虑作业具体放在内存哪块区域,是如何实现正确运
行等复杂问题。为此,存储管理一般应能实现如下所述的基本功能:矚慫润厲钐瘗睞枥庑赖。
①按作业要求进行内存分配并进行适时回收。
②实现程序中的逻辑地址到物理地址的转换。
③对操作系统及用户信息提供存储保护。
④实现内存的逻辑扩充,提供给用户更大的存储空间。
3.2什么是物理地址?什么是逻辑地址?
答:内存是由若干个存储单元组成的,每个存储单元有一个编号,这种编号可惟一标识一个存储单
元,称为内存地址(或物理地址)。源程序经过汇编或编译后,形成目标程序,每个目标程序都是以0为基
址顺序进行编址的,原来用符号名访问的单元用具体的数据——单元号取代。这样生成的目标程序占据一
定的地址空间,称为作业的逻辑地址空间,简称逻辑空间。在逻辑空间中每条指令的地址和指令中要访问的
操作数地址统称为逻辑地址。聞創
沟燴鐺險爱氇谴净。
3.3什么是地址重定位?为什么要进行地址重定位?
答:为了实现静态或动态存储分配策略,必须考虑地址的重定位问题。我们把用户程序
装入内存时,对有关指令的逻辑地址部分的修改称为地址重定位,即地址重定位是建立用户程序的逻辑地址
与物理地址之间的对应关系。按实现地址重定位的时机不同,地址重定位又
分为两种:静态地址重定位和动态地址重定位。残骛楼諍锩瀨濟溆塹籟。
3.4什么是动态地址重定位?试举例说明实现动态地址重定位的过程。答:动态地址重定位是在程序
执行期间进行的。一般说来,这种转换由专门的硬件机构
来完成,通常采用一个重定位寄存器,在每次进行存储访问时,对取出的逻辑地址加上重定位寄存器的内
容,形成正确的物理地址,重定位寄存器的内容是程序装入内存的起始地址。举例说明略。酽锕极額閉镇桧猪訣
锥。
3.5什么是存储保护?举例说明常用的硬件存储保护措施是如何实现的?答:在多道程序设计环境
中,要保证各道程序只能在自己的存储区中活动,不能对别的
程序产生干扰和破坏,尤其是不能破坏操作系统的内存区。因此,必须对存储信息采取各种保护措施,这
也是存储管理的一个重要功能。存储信息的保护体现在不能越界访问,破坏操作系统或其他用户的程序。实
现这种存储保护,可以采用硬件的方法,也可采用软、硬件结
合的方法。举例说明略。彈贸摄尔霁毙攬砖卤庑。
3.6实存管理和虚拟存储器管理方案的区别在哪里?常用的实存管理方案有哪些?
答:虚拟存储技术的基本思想是把有限的内存空间与大容量的外存统一管理起来,构成
一个远大于实际内存的、虚拟的存储器。此时,外存是作为内存的逻辑延伸,用户并不会感觉到内、外存的
区别,即把两级存储器当作一级存储器来看待。一个作业运行时,其全部信
息装入虚存,实际上可能只有当前运行所必需的一部分信息存入内存,其它则存于外存,当
所访问的信息不在内存时,系统自动将其从外存调入内存。当然,内存中暂时不用的信息也可调至外存,
以腾出内存空间供其它作业使用。这些操作都由存储管理系统自动实现,不需用户干预。对用户而言,只
感觉到系统提供了一个大容量的内存,但这样大容量的内存实际
1/8
上并不存在,是一种虚拟的存储器,因此把具有这种功能的存储管理技术称为虚拟存储管理。实现虚拟存储
管理的方法有请求页式存储管理和请求段式存储管理。常用的实存管理
到此这篇操作系统基础ppt(操作系统基础课后题答案)的文章就介绍到这了,更多相关内容请继续浏览下面的相关推荐文章,希望大家都能在编程的领域有一番成就!版权声明:
本文来自互联网用户投稿,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
如若内容造成侵权、违法违规、事实不符,请将相关资料发送至xkadmin@xkablog.com进行投诉反馈,一经查实,立即处理!
转载请注明出处,原文链接:https://www.xkablog.com/hd-yjs/348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