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Haskell函数式编程 > 正文

报告的一级15种公文写作(9)——报告的写法和范例二级15种公文写作(9)——报告的写法和范例格式(报告的一级15种公文写作(9)——报告的写法和范例二级15种公文写作(9)——报告的写法和范例格式是什么)



今日学习15种常用公文——报告,是一种上行文,一起学习掌握报告的基础知识、写法和范例。

1

报告的概念

报告, 适用于向上级机关汇报工作、反映情况,回复上级机关的询问。
报告使用 范围很广,按照上级部署或工作计划,每完成一项任务, 一般都要向上级写报告,反映工作中的基本情况、工作中取得的经验教训、存在的 问题以及今后工作设想等,以取得上级领导部门的指导。

2

报告的类别

按行文的目的与作用不同,报告一般分为七种:

一是工作报告,即用于向上级汇报工作活动情况的报告,它侧重于陈述工作的开展情况及主要做法,有时也夹有成功的经验和挫折的教训;

二是情况报告,即用于向上级汇报、反映各种社会情况及动态的报告。情况报告与工作报告相比,其突出的特点是使用面广、反映迅速、方式灵活,具有较强的信息性,往往成为上级决策的依据;而工作报告的作用则侧重于决策的信息反馈性,服务于决策的连续性;

三是呈请性报告,即呈报上级要求加以批转或批示的报告,基本都是向上级提出工作意见与建议,故亦叫“建议性报告”;

四是检讨(检查)报告,是因为工作中发生失误而写给上级的报告,它不同于个人写的检查材,它是下级组织写给上级组织的。

五是例行报告,即在特殊紧急情况下(如战争、自然灾害、社会动乱等),上级机关要求下级按周、按半周、按日向上级机关反映工作、汇报相关情况的报告。

六是回复性报告,即为答复上级机关的询问事宜而写的报告。

七是送文送物报告,即向上级机关报送非法定文种(如工作总结、计划、规划、调查报告、述职报告、决策方案)等文件材料时使用的“文件头”或向上级机关送某一重要物品(如武器、弹药、毒品等)时随物一同送文的报告。

3

报告的特点

一是内容的汇报性:一切报告都是下级向上级机关或业务主管部门汇报工作,让上级机关掌握基本情况并及时对自己的工作进行指导,所以,汇报性是“报告”的一个大特点。

二是 语言的陈述性:因为报告具有汇报性,是向上级讲述做了什么工作,或工作是怎样做的,有什么情况、经验、体会,存在什么问题,今后有什么打算,对领导有什么意见、建议,所以行文上一般都使用叙述方法,即陈述其事,而不是像请示那样采用祈使、请求等法。
三是 行文的单向性:报告是下级机关向上级机关行文,是为上级机关进行宏观领导提供依据, 一般不需要受文机关的批复, 属于单项行文。
四是 成文的事后性:多数报告都是在事情做完或发生后, 向上级机关作出汇报, 是事后或事中行文。
五是 双向的沟通性:报告虽不需批复,却是下级机关以此取得上级机关的支持 指导的桥梁;同时上级机关也能通过报告获得信息, 了解下情, 报告成为上级机关决策指导和协调工作的依据。

4

报告的写法

报告 的内容结构一般由标题、主送机关、正文和结尾四部分组成。
(一) 标题。报告的标题有两种形式:一是完全型标题,即由发文机关、事由和文种三部分组成。二是由事由与文种构成。
(二) 主送机关。报告的主送机关即直接上级机关。除上级机关负责人直接交办的事项外,不得以机关名义向上级机关负责人报送“请示”、“意见”和“报告”。如果是上级机关负责人直接交办的事项,就可以机关名义制发报告(请示或意见)主送机关处标写上级机关负责人的姓名。
(三) 正文。一般应载明三项内容:
一是报告原由。原由类似导言,一般要概述制发报告的目的、原因、背景等。工作报告一般概述过去的工作业绩。情况报告一般概叙实践情况、事故总的情况。答复报告概叙作出答复的原由,即接受或收到关于某方面的询问(公文或口头交办),并做了什么调查,有什么结果等工作,并以“现就某问题报告如下”之类的句式过渡到下文。报送报告一般没有此部分。
二是报告事项。这部分是报告的核心。工作报告要叙说工作的各个方面是如何开展的,包括进程、措施、成绩、经验、教训、存在问题、今后打算等。情况报告则要详叙事情的起因、过程和结果。事故报告和检讨报告在情况报告的基础上,往往还要写对事故责任人所做的处理。答复报告要完整地叙述或说明所要回答的内容。报送报告一般用固定性的句式“现将……报上,请审阅”。
三是未尽事宜。这部分内容应根据事项而定。工作报告、情况报告、检讨性报告一般在客观叙述了事项之后,再简述主观方面的看法和已采取的做法或今后的努力方向之类;答复、报送类报告一般没有这部分。
(四) 结尾。包括结束语、发文机关印章和成文日期等三项要素。结束语可写可不写,如果写,一般用“特此报告”之类的固定性语句。
注意事项
一是汇报的内容必须真实可靠。
二是反映报告的情况要有信息价值。在报告内容方面,应着重反映那些政策性强、影响面大、带有动向性的情况和问题。
三是对情况要有分析、有看法。无论是综合报告还是专题报告,都应避免罗列情况,冗长琐碎,写成“流水帐”。应该把情况、问题归纳起来,进行认真的、实事求是的分析,使之条理化,并具体地提出 解决问题的意见和措施。切忌矛盾上交,只摆情况,不作分析,或只提问题,向上级要办法。
四是报告中不要夹带请示事项。报告与请示是公文中的两种文体,各有各的内容和写作要求,不能混为一谈。报告这种问题不需要上级批复,如果夹带请示事项,势必贻误工作。

5

报告与请示、总结的区别

(一)请示与报告的区别

请示”和“报告”都是上行文,是行政机关公文使用频率较高且容易混淆的文种。常见的问题主要有:将“请示”文种用“报告”文种呈送上级机关,请求上级机关批复(答复),这样就容易贻误工作。因此,在撰写“请示”和“报告”时,要特别注意二者之间八个方面的区别。

   一是作用不同。
  “请示”是向上级机关请求指示、批准;“报告”是向上级机关汇报工作,反映情况,提出意见和建议,答复上级讯问,报送文件、物品等。
   二是内容不同。
  “请示”是本单位无力无权解决或按规定须上级批准之后才能实施的事项;“报告”是本单位职责范围内比较重大的工作或向上级机关建议,须上级机关知道的事项。
   三是容量不同。
  “请示”应一文一事;“报告”可多事一报,但不得夹带请示的事项。
   四是时间不同。
  “请示”应事前行文;“报告”可在事前、事中、事后行文。
   五是范围不同。
  “请示”一般只主送一个上级机关,不得多头主送或越级主送;“报告”可以主送几个相关的上级机关,其他上级机关也可以抄送。
   六是处理不同。
  上级机关收到下级的请示后,应及时批准、批复(答复),是办理件,下级应在收到上级批复(答复)后才能实施;上级机关收到下级的报告后,主要是了解情况,可以不答复,下级不用等待上级答复。
   七是篇幅不同。
  “请示”的篇幅比较短,一般不超过1500字;“报告”的篇幅相对较长,但一般不超过3000字。
   八是结束语不同。
  “请示”在结束时用“特此请示”、“特此请示,请批示”、“请审示”等;“报告”用“专此报告”、“特此报告”。
(二)报告与总结的区别

“报告”是上行文,其主要作用是向上级机关汇报工作,反映情况,答复上级机关的询问等。“总结”不是公文文种,但在实际工作中,部分拟稿人将工作总结作为公文文种行文,如在带有工作总结性的公文标题中用“某某单位2014年XX工作总结”等,这样的标题是不对的。其实,工作总结就是向上级机关汇报工作,可直接使用“报告”文种,主送上级机关(可多头主送),抄送有关机关。如将上述公文标题改为“某某单位关于2014年XX工作情况的报告”,这样就比较规范了。

6

报告的范例

范例供参考,每个单位的公文格式稍有不同。

到此这篇报告的一级15种公文写作(9)——报告的写法和范例二级15种公文写作(9)——报告的写法和范例格式(报告的一级15种公文写作(9)——报告的写法和范例二级15种公文写作(9)——报告的写法和范例格式是什么)的文章就介绍到这了,更多相关内容请继续浏览下面的相关推荐文章,希望大家都能在编程的领域有一番成就!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

  • convn函数(convenc函数怎么用)2025-07-13 07:45:09
  • 支付方式图片图标(支付方式的搞笑图片)2025-07-13 07:45:09
  • 服务器上部署模型(服务器部署模式)2025-07-13 07:45:09
  • pcap 格式(pcap格式和cap格式的区别?)2025-07-13 07:45:09
  • conv1d函数keras(conv1d keras)2025-07-13 07:45:09
  • 支付方式英文有哪些(支付方式英语有哪些)2025-07-13 07:45:09
  • icmp报文格式ping请求(icmp的报文)2025-07-13 07:45:09
  • pcap文件格式怎么看(tcpdump pcap文件解析)2025-07-13 07:45:09
  • 北京地铁支付方式有哪些(北京地铁支付方式有哪些种类)2025-07-13 07:45:09
  • mysql窗口函数row_number(mysql窗口函数优化)2025-07-13 07:45:09
  • 全屏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