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名 英文名 长度 bit(位) 解释 版本 Version 4 IP 协议版本号,固定为 4 首部长度 Internet Header Length, IHL 4 以 4 字节 为单位,最小值 5(20Byte),最大值 15(60Byte) 服务类型 Type of Service, TOS 8 几乎不用 总长度 Total Length 16 整个数据报的长度,2 16 − 1 = 65535 2^{16} -1 = 字节,不过由于链路层的MTU限制,超过 1480 字节后就会被分片(以太帧MTU最大为 1500 - 固定首部 20) 标识 Identification 16 报文的唯一标识 标志 Flag 3 是否分片的标志。DF:Don’t Fragment;MF:More FragmentDF=1:不能分片,DF=0:允许分片
MF=1:后面还有分片,MF=0:最后一个 片偏移 Fragment Offset 13 分片在原分组中的相对位置,以 8个字节 为偏移单位 生存时间 Time To Live,TTL 8 数据报可以经过的最多路由器数,每经一个,值减1,为0时丢弃该报文 协议 Protocol 8 封装的协议类型
ICMP(1)、IGMP(2)、TCP(6)、UDP(17) 头部校验和 Header CheckSum 16 仅校验数据报的首部,使用二进制反码求和 源地址 Source Address 32 源 IP 地址 目的地址 Destination Address 32 目标 IP 地址 可选项 Options 可变 主要用于测试 填充 Padding 填充 0,确保首部长度为 4 字节的整数倍 数据 Data 报文数据部分 到此这篇ip报文格式详解(ip 报文格式)的文章就介绍到这了,更多相关内容请继续浏览下面的相关 推荐文章,希望大家都能在编程的领域有一番成就!
版权声明:
本文来自互联网用户投稿,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
如若内容造成侵权、违法违规、事实不符,请将相关资料发送至xkadmin@xkablog.com进行投诉反馈,一经查实,立即处理!
转载请注明出处,原文链接:https://www.xkablog.com/haskellbc/171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