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ceph是一个分布式文件系统
2.ceph具有高扩展,高可用,高性能的特点
3.ceph可以提供对象存储,块存储,文件系统存储
4.ceph是软件定义存储
1) MON:监视器。MON通过保存一系列集群状态map来监视集群的组件。MON因为保存集群状态,要防止单点故障,所以需要多台;另外,MON需要是奇数,如果出现意见分岐,采用投票机制,少数服从多数。
2) OSD:对象存储设备。真正存储数据的组件。一般来说,每块参与存储的磁盘都需要一个OSD进程。
(3)MDS:元数据服务器。只有CephFS需要它。
元数据:metadata,存储数据的数据。比如一本书内容是数据,那么书的作者、出版社、出版时间之类的信息就是元数据。
4) RADOS:可靠自主分布式对象存储。它是ceph存储的基础,保证一切都以对象形式存储。
5) RBD:RADOS块设备,提供块存储
6) CephFS:提供文件系统级别存储
7) RGW:RADOS网关,提供对象存储
存储分类:
块存储:提供硬盘,如iSCSI
文件级别存储:共享文件夹
对象存储:一切皆对象
准备四台KVM虚拟机,其三台作为存储集群节点,一台安装为客户端,实现如下功能:
- 创建1台客户端虚拟机
- 创建3台存储集群虚拟机
- 配置主机名、IP地址、YUM源
- 修改所有主机的主机名
- 配置无密码SSH连接
- 配置NTP时间同步
- 创建虚拟机磁盘
1)物理机为所有节点配置yum源,注意所有的虚拟主机均需要挂载安装光盘。
2)修改所有节点yum配置(以node1为例)
3)修改/etc/hosts并同步到所有主机。
4)配置无密码连接。
1)创建NTP服务器。
2)其他所有阶段与NTP服务器同步时间(以node1为例)。
3)验证时间是否同步
1)物理机上为每个虚拟机准备磁盘。
2)使用virt-manager为虚拟机添加磁盘。
步骤一:部署软件
1)在node1安装部署工具,学习工具的语法格式。
2)创建目录
步骤二:部署Ceph集群
1)创建Ceph集群配置。
2)给所有节点安装软件包。
3)初始化所有节点的mon服务(主机名解析必须对)
步骤三:创建OSD
1)准备磁盘分区
2)初始化清空磁盘数据(仅node1操作即可)
3)创建OSD存储空间(仅node1操作即可)
步骤四:验证测试
[root@node1 ~]# ceph -s
步骤一:创建镜像
2)创建镜像、查看镜像
步骤二:动态调整
1)缩小容量
2)扩容容量
步骤三:通过KRBD访问
3) 客户端格式化、挂载分区
步骤四:创建镜像快照
1) 查看镜像快照
2) 创建镜像快照
3) 删除客户端写入的测试文件
4) 还原快照
步骤四:创建快照克隆
1)克隆快照
2)查看克隆镜像与父镜像快照的关系
步骤四:其他操作
1) 客户端撤销磁盘映射
2)删除快照与镜像
到此这篇ceph文件存储特性(ceph文件存储特性包含)的文章就介绍到这了,更多相关内容请继续浏览下面的相关推荐文章,希望大家都能在编程的领域有一番成就!
版权声明:
本文来自互联网用户投稿,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
如若内容造成侵权、违法违规、事实不符,请将相关资料发送至xkadmin@xkablog.com进行投诉反馈,一经查实,立即处理!
转载请注明出处,原文链接:https://www.xkablog.com/cjjbc/825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