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说明
使用“生成脉冲”指令,可以将输出 Q 设置为预设的一段时间。当输入 IN 的逻辑运算结果 (RLO) 从“0”变为“1”(信号上升沿)时,启动该指令。指令启动时,预设的时间 PT 即开始计时。无论后续输入信号的状态如何变化,都将输出 Q 置位由 PT 指定的一段时间。当 PT 正在计时时,在 IN 输入处检测到的新的信号上升沿对 Q 输出处的信号状态没有影响。
可以扫描 ET 输出处的当前时间值。该定时器值从 T#0s 开始,在达到持续时间 PT 后结束。如果 PT 时间用完且输入 IN 的信号状态为“0”,则复位 ET 输出。如果在程序中未调用该指令(如,由于跳过该指令),则 ET 输出会在超出时间 PT 后立即返回一个常数值。
“生成脉冲”指令可以放置在程序段的中间或者末尾。它需要一个前导逻辑运算。
每次调用“生成脉冲”指令,都会为其分配一个 IEC 定时器用于存储实例数据。
说明
使用“接通延时”指令,可以将 Q 输出的设置延时 PT 中指定的一段时间。当输入 IN 的逻辑运算结果 (RLO) 从“0”变为“1”(信号上升沿)时,启动该指令。指令启动时,预设的时间 PT 即开始计时。超出时间 PT 之后,输出 Q 的信号状态将变为“1”。只要启动输入仍为“1”,输出 Q 就保持置位。启动输入的信号状态从“1”变为“0”时,将复位输出 Q。在启动输入检测到新的信号上升沿时,该定时器功能将再次启动。
可以在 ET 输出查询当前的时间值。该定时器值从 T#0s 开始,在达到持续时间 PT 后结束。只要输入 IN 的信号状态变为“0”,输出 ET 就复位。如果在程序中未调用该指令(如,由于跳过该指令),则 ET 输出会在超出时间 PT 后立即返回一个常数值。
“接通延时”指令可以放置在程序段的中间或者末尾。它需要一个前导逻辑运算。
每次调用“接通延时”指令,必须将其分配给存储实例数据的 IEC 定时器。
说明
使用“关断延时”指令,可以将 Q 输出复位预设的一段时间 PT。当输入 IN 的逻辑运算结果 (RLO) 从“0”变为“1”(信号上升沿)时,将置位 Q 输出。当输入 IN 的信号状态重新变为“0”(下降沿)时,预设的时间 PT 开始计时。只要 PT 持续时间仍在计时,输出 Q 就保持置位。持续时间 PT 计时结束后,将复位输出 Q。如果输入 IN 的信号状态在持续时间 PT 计时结束之前变为“1”,则复位定时器。输出 Q 的信号状态仍将为“1”。
可以在 ET 输出查询当前的时间值。该定时器值从 T#0s 开始,在达到持续时间 PT 后结束。当持续时间 PT 计时结束后,在输入 IN 变回“1”之前,输出 ET 会保持被设置为当前值的状态。在持续时间 PT 计时结束之前,如果输入 IN 的信号状态切换为“1”,则将 ET 输出复位为值 T#0s。如果在程序中未调用该指令(如,由于跳过该指令),则 ET 输出会在超出时间后立即返回一个常数值。
“关断延时”指令可以放置在程序段的中间或者末尾。它需要一个前导逻辑运算。
每次调用“关断延时”指令,必须将其分配给存储实例数据的 IEC 定时器。
说明
可以使用“时间累加器”指令来累加由参数 PT 设定的时间段内的时间值。输入 IN 的信号状态从“0”变为“1”(信号上升沿)时,将执行时间测量,同时时间 PT 开始计时。当 PT 正在计时时,加上在 IN 输入的信号状态为“1”时记录的时间值。累加得到的时间值将写入到输出 ET 中,并可以在此进行查询。持续时间 PT 计时结束后,输出 Q 的信号状态为“1”。即使 IN 参数的信号状态从“1”变为“0”(信号下降沿),Q 参数仍将保持置位为“1”。
无论启动输入的信号状态如何,输入 R 都将复位输出 ET 和 Q。
“时间累加器”指令可以放置在程序段的中间或者末尾。它需要一个前导逻辑运算。
每次调用“时间累加器”指令,必须为其分配一个用于存储实例数据的 IEC 定时器。
说明
使用“启动脉冲定时器”指令启动将指定周期作为脉冲的 IEC 定时器。逻辑运算结果 (RLO) 从“0”变为“1”(信号上升沿)时,启动 IEC 定时器。无论 RLO 的后续变化如何,IEC 定时器都将运行指定的一段时间。检测到新的信号上升沿也不会影响该 IEC 定时器的运行。只要 IEC 定时器正在计时,对定时器状态是否为“1”的查询就会返回信号状态“1”。当 IEC 定时器计时结束之后,定时器的状态将返回信号状态“0”。
当前定时器状态将保存在 IEC 定时器的结构组件 Q 中。可以通过常开触点查询定时器状态“1”,或通过常闭触点查询定时器状态“0”。
在指令下方的 <操作数 1>(持续时间)中指定脉冲的持续时间,在指令上方的 <操作数 2>(IEC 时间)中指定将要开始的 IEC 时间。
执行“启动脉冲定时器”的指令可以放置在程序段的中间或者末尾。它需要一个前导逻辑运算。
说明
使用“启动接通延时定时器”指令启动将指定周期作为接通延时的 IEC 定时器。逻辑运算结果 (RLO) 从“0”变为“1”(信号上升沿)时,启动 IEC 定时器。IEC 定时器运行一段指定的时间。如果该指令输入处 RLO 的信号状态为“1”,则输出的信号状态将为“1”。如果 RLO 在定时器计时结束之前变为“0”,则复位 IEC 定时器。此时,查询定时器状态将返回信号状态“0”。在该指令的输入处检测到下个信号上升沿时,将重新启动 IEC 定时器。
当前定时器状态将保存在 IEC 定时器的结构组件“Q”中。可以通过常开触点查询定时器状态“1”,或通过常闭触点查询定时器状态“0”。
“启动接通延时定时器”指令只可以放置在程序段的末尾。它需要一个前导逻辑运算。
说明
使用“启动关断延时定时器”指令启动将指定周期作为接通延时的 IEC 定时器。如果指令输入逻辑运算结果 (RLO) 的信号状态为“1”,则定时器的查询状态将返回信号状态“1”。当 RLO 从“1”变为“0”时(信号下降沿),启动 IEC 定时器一段指定的时间。只要 IEC 定时器正在计时,则定时器状态的信号状态将保持为“1”。定时器计时结束且指令输入 RLO 的信号状态为“0”时,定时器状态的信号状态将设置为“0”。如果 RLO 在计时结束之前变为“1”,则将复位 IEC 定时器同时定时器状态保持为信号状态“1”。
当前定时器状态将保存在 IEC 定时器的结构组件 Q 中。可以通过常开触点查询定时器状态“1”,或通过常闭触点查询定时器状态“0”。
“启动关断延时定时器”指令可以放置在程序段的中间或者末尾。它需要一个前导逻辑运算。
说明
使用“时间累加器”指令,可以记录该指令输入为“1”时的信号长度。当逻辑运算结果 (RLO) 从“0”变为“1”时(信号上升沿),启动时间测量。只要 RLO 为“1”,就记录该时间。如果 RLO 变为“0”,则时间记录将停止。如果 RLO 更改回“1”,则继续记录运行时间。如果记录的时间超出了所指定的持续时间,并且线圈输入的 RLO 为“1”,则定时器状态“1”的查询将返回信号状态“1”。
当前定时器状态将保存在 IEC 定时器的结构组件“Q”中。可以通过常开触点查询定时器状态“1”,或通过常闭触点查询定时器状态“0”。
使用“复位定时器”指令,可将定时器状态“Q”和当前记录的定时器“ET”复位为“0”。
说明
使用“复位定时器”指令,可将 IEC 定时器复位为“0”。仅当线圈输入的逻辑运算结果 (RLO) 为“1”时,才执行该指令。如果电流流向线圈(RLO 为“1”),则指定数据块中的定时器结构组件将复位为“0”。如果该指令输入的 RLO 为“0”,则该定时器保持不变。
该指令不会影响 RLO。线圈输入的 RLO 将直接发送到该线圈输出。
为已在程序中声明的 IEC 定时器分配“复位定时器”指令。
实际值的更新
只有在调用指令时才更新指令数据,而不是每次都访问分配的 IEC 定时器。只有在指令的当前调用到下一次调用期间,数据查询的结果才相同。
说明
可以使用“加载持续时间”指令为 IEC 定时器设置时间。如果该指令输入逻辑运算结果 (RLO) 的信号状态为“1”,则每个周期都执行该指令。该指令将指定时间写入指定 IEC 定时器的结构中。
在指令下方的 <操作数 1>(持续时间)中指定加载的持续时间,在指令上方的 <操作数 2>(IEC 时间)中指定将要开始的 IEC 时间。
可以将在程序中声明的 IEC 定时器赋给“加载持续时间”指令。
说明
如果在指令执行时指定 IEC 定时器正在计时,指令将覆盖该指定 IEC 定时器的当前值。这将更改 IEC 定时器的定时器状态。
对于 S7-1200 CPU
IEC 定时器是一个 IEC_TIMER 或 TP_TIME 数据类型的结构,可如下声明:
- 声明为一个系统数据类型为 IEC_TIMER 的数据块(例如,“MyIEC_TIMER”)
- 声明为块中“Static”部分的 TP_TIME 或 IEC_TIMER 类型的局部变量(例如,#MyIEC_TIMER)
对于 S7-1500 CPU
IEC 定时器是一个 IEC_TIMER、IEC_LTIMER、TP_TIME 或 TP_LTIME 数据类型的结构,可如下声明:
- 声明为一个系统数据类型为 IEC_TIMER 或 IEC_LTIMER 的数据块(例如,“MyIEC_TIMER”)
- 声明为块中“Static”部分的 TP_TIME、TP_LTIME、IEC_TIMER 或 IEC_LTIMER 类型的局部变量(例如,#MyIEC_TIMER)
版权声明:
本文来自互联网用户投稿,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
如若内容造成侵权、违法违规、事实不符,请将相关资料发送至xkadmin@xkablog.com进行投诉反馈,一经查实,立即处理!
转载请注明出处,原文链接:https://www.xkablog.com/cjjbc/734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