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C++编程 > 正文

apc与安乃近(apc和安乃近什么区别)



在危急时刻合理使用血管活性药物可以挽救患者生命,临床究竟该如何正确应用





药物分类



以药物主要临床作用为依据,将血管活性药物分为血管收缩药、血管扩张药和正性肌力药三类(如图 1)。


图 1. 血管活性药物分类






血管收缩药物



01

多巴胺



Ø 药理作用


最常用的血管活性药物,有剂量依赖性特点,不同剂量产生不同生物学效应,可简单记忆为 利尿 —— 强心 —— 升压


• 低剂量:0.5~2 µg/ (kg·min) ,作用于多巴胺受体,使肾动脉扩张,肾血流量及肾小球滤过率增加,有一定的「利尿性」作用。


• 中低剂量:2~5 µg/ (kg·min) ,既可以作用于多巴胺受体扩张血管,又可以直接激动 β1 受体产生轻至中度正性肌力作用。


• 中高剂量:5~10 µg/ (kg·min) ,明显作用于 β1 受体使心肌收缩力加强心搏出量增加;同时兴奋 α 受体使外周血管轻度收缩,但体循环阻力增加并不明显。


• 高剂量:10~20 µg/ (kg·min) ,主要兴奋 α 受体使全身动、静脉收缩,产生升压作用。


• 超高剂量:> 20 µg/ (kg·min) ,类似去甲肾上腺素(见去甲肾上腺素)。
(▲▼上下滑动查看全部内容)



Ø 适应证、禁忌证及注意事项


适用于心肌梗死、创伤、内毒素败血症、心脏手术、肾功能衰竭、充血性心力衰竭等引起的休克综合征,尤其有少尿及周围血管阻力正常或较低的休克患者,但 需排除血容量不足


• 休克患者多巴胺初始剂量多采取 5~10 µg/ (kg·min),并随时根据血压及组织灌注指标调整剂量。
• 临床上多巴胺常用中小剂量,可产生增加心肌收缩力、扩张内脏血管的作用。

• 慢性顽固性心衰开始以 0.5~2 µg/ (kg·min),随后逐渐增加剂量。

• 很少使用大剂量来收缩血管,因其收缩效应不如去甲肾上腺素。



使用过程中注意监测心率、胃肠道症状及有无药物外渗。 不可与碱性药物如呋塞米配伍


Ø 药物快速配置 [ 剂量单位:µg/ (kg·min) ]


体重(kg)× 3 mg 配制成 50 mL 液体时 1 mL/h = 1 μg/ (kg·min),根据不同的药理学需要调节剂量。


02

去甲肾上腺素



Ø 药理作用


是肾上腺素受体激动剂,激动 α 受体(对 α1 和 α2 无 选择性),收缩全身小动脉和小静脉。 皮肤粘膜血管收缩最为显著,其次是肾脏血管,但对于冠状动脉和骨骼肌血管影响较小。


此外有 β 受体(主要 β1 受体)激动作用,可以 增加心肌收缩力、心输出量


Ø 适应证、禁忌证及注意事项


主要用于治疗急性心肌梗死、体外循环衰竭等引起的低血压;血容量不足所致的休克或嗜铬细胞瘤切除术后的低血压患者。


禁止与其他儿茶酚胺类药物联合使用 在使用去甲肾上腺素维持血压、保证心脏灌注的同时补足血容量。为防止注射局部组织坏死, 建议使用中心静脉给药


开始以每分钟 8~12 μg 速度滴注,调整滴速使血压达到理想水平;维持量为每分钟 2~4 μg。在必要时可按医嘱超越上述剂量,但需注意保持或补足血容量。


Ø 药物快速配置(剂量单位:µg/min)


根据药物规格 1 mL:2 mg,可用 4 mg 配制成 50 mL 液体 1.5 mL/h = 2 µg/min


03

肾上腺素



Ø 药理作用


兼具有 α、β 肾上腺素受体激动作用。


• 作用于 α 受体使皮肤、粘膜和内脏小 血管收缩
• 作用于 β 受体使心肌收缩力加强、心率加快、传导速度加快、心排出量增加,同时心肌耗氧量增加。


Ø 适应证、禁忌证及注意事项


强效的正性肌力药物,心肺复苏和抢救过敏性休克的首选药,多用于心脏骤停抢救用药。但也有明显的致心律失常作用,考虑到患者心脏骤停抢救应用,副作用常常被忽略。


Ø 临床应用


强心急救药,1 mg,静脉推注,无需稀释,可重复应用。


04

间羟胺



Ø 药理作用


主要作用于 α 受体,使血管平滑肌收缩,具有较强 升压作用。其作用与去甲肾上腺素相似,升压效果比去甲肾上腺素 弱但更持久,且对心律失常影响较小。


Ø 适应证、禁忌证及注意事项


可以肌内注射 2~10 mg/次,至少应观察 10 分钟后再重复进行下一次用药;也可以将间羟胺 15~100 mg 加入 5% 葡萄糖液或氯化钠注射液 500 mL 中滴注,调节滴速以维持合适的血压。


本品多用于出血、药物过敏性休克的辅助性对症治疗,也可用于心源性休克或败血症所致的低血压。临床中的应用 少于去甲肾上腺素,优点可以肌肉注射。






血管舒张药物



01

硝普钠



Ø 药理作用


硝普钠 是一种强力短效血管扩张剂,且 作用明显比硝酸甘油强,可扩张动、静脉,减轻心脏前、后负荷,降低周围血管阻力。常用剂量 范围 0.1~5 μg/ (kg·min)。


Ø 适应证、禁忌证及注意事项


应用于各种高血压急症、急性左心衰 包括急性肺水肿及急性心肌梗死或瓣膜 (二尖瓣或主动脉瓣) 关闭不全时的急性心力衰竭。


如长期大剂量应用,可因血中的代谢产物硫氰酸盐增高而发生 中毒


起始剂量 一般为 0.1~0.3 μg/ (kg·min),极量为 10 μg/ (kg·min)。使用过程中注意低血压发生,必须在心电监护辅助作用下及避光条件下应用, 6~8 h 需更换液体组。


Ø 药物 快速配置 [ 剂量单位:µg/ (kg·min) ]


体重(kg)× 0.3 mg 配制成 50 mL 液体时 3 mL/h = 0.3 μg/ (kg·min),但由于硝普钠规格为 50 mg/支,抽取剂量复杂。故以 50 kg 作为 计算50 mg 配制成 50 mL 液体 0.3 mL/h = 0.1 μg/ (kg·min)


02

硝酸甘油



Ø 药理作用


硝酸甘油可扩张小动脉和静脉,减轻心脏前、后负荷,减少心肌氧耗;并可扩张冠状动脉和改善侧支循环,增加缺血心肌的氧供,是 治疗心绞痛的首选药。


Ø 适应证、禁忌证及注意事项


应用于充血性心力衰竭、冠心病伴严重心绞痛、高血压。在应用过程中,注意有无头痛、头晕及体位性低血压发生;且青光眼、心梗早期、梗阻性肥厚型心肌病患者禁用。


硝酸甘油作用时间短暂,在停药后 15~30 分钟即失去药理作用,故应 持续静脉滴注,但由于长期使用又可产生耐受,所以一般是 急性期用药


开始剂量一般为 5 μg/min,如果效果较差可每隔 3~5 min 增加剂量,如需停用应缓慢减量。


Ø 药物快速配置(剂量单位:µg/min)


由于硝酸甘油规格为 1 mL:5 mg,故可用 15 mg 配制成 50 mL 液体 1 mL/h = 5 µg/min。


03

乌拉地尔



Ø 药理作用


为 α 受体阻断剂,有外周和中枢双重作用。


• 外周作用主要阻断突触后 α1 受体,较弱程度阻断 α2 受体;
• 中枢作用:激活 5-羟色胺受体,降低延髓心血管中枢的反馈调节。


静脉舒张作用大于动脉,且对心率影响小。大剂量时有抗心律失常作用,且不易产生耐受性及对正常血压影响较小。


Ø 适应证、禁忌证及注意事项


由于 起效快、作用强,常用于高血压危象及围手术期控制性降压。


• 高血压危象时推荐初始剂量 2 mg/min,维持速度为 0.15 mg/min;
• 在治疗急性肺水肿及难治性心力衰竭,以 4 ug/ (kg·min) 依然疗效显著;
紧急使用时可静脉缓慢推注 10~50 mg。


主动脉峡部狭窄及动静脉分流患者禁用。


Ø 药物快速配置 [剂量单位:mg/min、μg/ (kg·min) ]


使用 100 mg 配制成 50 mL 液体时 3 mL/h = 0.1 mg/min。


体重(kg)× 3 mg 配制成 50 mL 液体时 1 mL/h = 1 μg/ (kg·min)。






正性肌力药物



01

多巴酚丁胺



Ø 药理作用


• 小剂量:主要作用于 β1 受体兴奋心脏, 增加心肌收缩力 ,但心肌耗氧量也相应增加


• 大剂量:> 15 μg/ (kg·min),α1 受体作用占优势,动静脉 血管收缩


Ø 适应证、禁忌证及注意事项


多用于充血性心力衰竭,尤其是慢性代偿性心衰;心脏手术后低排高阻型心功能不全;感染性休克,细菌毒素、炎性介质等致心肌受损,心功能下降,在血容量补充后血压仍不能维持时。


成人常用量以滴速每分钟 2.0~15 μg/ (kg·min),并根据血压和血流动力学指标调整剂量。


Ø 药物快速配置 [剂量单位:µg/ (kg·min) ]


体重(kg)× 3 mg 配制成 50 mL 液体时 1 mL/h = 1 μg/ (kg·min)。


02

毛花苷丙注射液



Ø 药理作用


为快速强心药,能 增加心肌收缩力、减慢心率并延缓房室传导,正性肌力作用与抑制 Na +-K +-ATP 酶有关。


Ø 适应证、禁忌证及注意事项


由于其快速作用,主要用于急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或慢性心衰急性加重期,亦可用于心房颤动、心房扑动的快速心室率,但作用缓慢。


治疗量与中毒量之间的安全窗较小,在缺氧、心肌损害、电解质紊乱、甲状腺功能减低等情况下更易发生中毒。
禁用于预激综合征伴心房颤动或扑动、肥厚性梗阻型心肌病患者。在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衰 24 小时内 慎用


Ø 临床应用


可直接静推,首剂为 0.4~0.6 mg,临床一般用法 0.2 mg 以葡萄糖 20 mL 稀释后缓慢静注 10 分钟;若效果欠佳,在 2~4 小时后再给予 0.2~0.4 mg,极量为 1~1.6 mg。


03

米力农



Ø 药理作用


有正性肌力和血管扩张作用,与 Na + -K + -ATP 酶活性无关。也有一定的扩血管作用,机制可能是直接作用于血管平滑肌使之松弛,且这一作用呈剂量依赖性。


Ø 适应证、禁忌证及注意事项


适用于对洋地黄、利尿剂、血管扩张剂治疗无效或效果欠佳的 各种原因引起的急、慢性顽固性失代偿心力衰竭,尤其是低心排合并外周高阻力的患者。


静脉注射时负荷量 25~75 µg/kg,5~10 分钟缓慢静注,以后每分钟 0.375~0.75 µg/kg 维持。


肾功能不全时,根据肌酐清除率调整剂量。每日最大剂量 不超过 1.13 mg/kg


Ø 药物快速配置 [剂量单位:µg/ (kg·min) ]


• 静推 25~75 µg/kg,推注 5~10 分钟;


• 微量泵以体重(kg)× 0.3 mg 配制成 50 mL 液体时 1 mL/h = 0.1 μg/ (kg·min)。


04

左西孟旦



Ø 药理作用


正性肌力药物,对心肌舒张无影响。可 逆转 β 受体阻滞剂的负性肌力作用,增加急性失代偿心衰患者的心输出量、每搏输出量,且有扩血管作用,减轻心脏前后负荷。


Ø 适应证、禁忌证及注意事项


用于传统治疗药物效果不佳,并且需要增加心肌收缩力的急性失代偿心力衰竭的短期治疗。


禁用于重度的肝、肾(肌酸酐清除率 < 30 mL/min)功能损伤及严重低血压和心动过速患者。


治疗的初始负荷剂量为 6~12 μg/kg,时间应大于 10 分钟,之后应持续输注 0.1 μg/ (kg·min)。如反应过度(低血压、心动过速),应将输注速率减至 0.05 μg/ (kg·min) 或停止给药。持续给药时间通常为 24 小时


Ø 药物快速配置 [剂量单位:µg/ (kg·min) ]


体重(kg)× 0.3 mg 配制成 50 mL 液体时 1 mL/h = 0.1 μg/ (kg·min)。


根据其规格为 5 mL:12.5 mg,故以 12.5 mg 配制成 50 mL,以 60 kg 患者为基础, 1.4 mL/h = 0.1 μg/ (kg·min)




策划:ly
投稿:
本文首发:心血管时间

到此这篇apc与安乃近(apc和安乃近什么区别)的文章就介绍到这了,更多相关内容请继续浏览下面的相关推荐文章,希望大家都能在编程的领域有一番成就!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

  • apc和upc区别(apc和upc区别图片)2025-11-07 12:27:10
  • git如何用socks代理(git clone 代理)2025-11-07 12:27:10
  • cs700改风扇(7025b改风扇)2025-11-07 12:27:10
  • apc和aps经济学(aps经济学是什么意思)2025-11-07 12:27:10
  • TCP工具坐标系(TCP工具坐标系)2025-11-07 12:27:10
  • vs2020创建c++项目步骤(vs2020创建c项目步骤)2025-11-07 12:27:10
  • 重绘幅度cfg(重绘幅度0)2025-11-07 12:27:10
  • tcpip工具包(tcp工具怎么用)2025-11-07 12:27:10
  • ngff接口和msata接口区别(ngff接口和mini pcie)2025-11-07 12:27:10
  • ad10原理图生成pcb(ad10原理图生成pcb出现错误)2025-11-07 12:27:10
  • 全屏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