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EC 101(国际电工委员会101)是一种用于远程监控和通信的通信协议,常用于电力系统中。IEC 101
报文IEC 101
报文包含以下几个重要的字段:
1. 帧起始字符(Start Frame):标识
报文的开始。
2. 长度字节(Length Byte):指示
报文的总长度。
3. 控制字节(Control Byte):包含
报文的控制信息,如功能码、传输方向、传输
原因等。
4. 地址字节(Address Byte):指定
报文发送和接收的设备地址。
5. 信息对象地址(Information Object Address):指定
报文中的数据对象地址。
6. 传输
原因(Cause of Transmission):指明
报文发送的
原因,如周期性传输、事件触发等。
7. 应用服务数据单元(Application Service Data Unit,ASDU):包含实际的数据信息。
解读IEC 101
报文时,需要依次读取各个字段,并根据协议规范解析其含义。通常会根据功能码判断
报文的用途,根据地址字节确定设备的通信地址,根据ASDU中的数据进行实际数据处理。
请注意,IEC 101协议有多个版本和变种,不同厂商可能会略有差异,因此在
解读具体的IEC 101
报文时,建议参考相关的协议文档和设备厂商提供的资料。
到此这篇104报文流程(104报文怎么看)的文章就介绍到这了,更多相关内容请继续浏览下面的相关 推荐文章,希望大家都能在编程的领域有一番成就!版权声明:
本文来自互联网用户投稿,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
如若内容造成侵权、违法违规、事实不符,请将相关资料发送至xkadmin@xkablog.com进行投诉反馈,一经查实,立即处理!
转载请注明出处,原文链接:https://www.xkablog.com/bcyy/789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