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编程语言 > 正文

2258xt主控和2258的区别(2258和2259主控)



这两年受环境限制,经常要在家里办公还,因为日常使用的软件以及游戏的数据量越来越大,如果想在PC上面处理一些4K视频或者玩大型游戏,即使显卡和处理器的性能足够,也很容易因为硬盘配置遇到性能天花板,所以现在很多玩家都会选择NVMe固态硬盘作为系统和软件盘。


当前市场上的NVMe固态硬盘,在选择上远比常规的机械硬盘丰富,但是因为闪存颗粒质量良莠不齐,实际使用时的表现也会天差地别,因此也有很多不入流的品牌趁机以次充好,低价竞争,所以在NVMe的选择方面,还是应该考虑具备闪存生产能力的老牌厂商。


一般来说,片入门的NVMe硬盘就足够多数朋友的日常需要了,像是我现在用的铠侠KIOXIA铠侠EXCERIA NVMe RC10,是一块500GB版本的硬盘,目前已经用了两年左右,感觉性能等方面表现都不错,而且没遇到过什么问题,这款硬盘的质保期限为5年,质量上相对更加可靠。


铠侠这款NVMe SSD依然隶属于EXCERIA极至瞬速系列,保留了原本的设计基因,不过在包装上不太讲究,比较环保。用过NVMe固态硬盘的朋友应该知道,这类硬盘在高速作业中,发热量远远高于机械硬盘,所以很多高性能的NVMe硬盘往往会额外配备散热组件。


不过经过几天的使用,我发现这款RC10不用担心散热问题,作为一款中端定位的NVMe固态,这款硬盘本身不会有过高的发热,一般日常使用中,也不会因为温度而对性能造成过大影响,所以也不用额外配备散热片。


铠侠RC10是标准规格的2280NVMe硬盘,采用M.2接口,因为NVMe硬盘本身的结构特性,所以在从包装中取出和安装时不能太用力,对于初次使用NVMe硬盘的用户,包装中也提供了比较详细的使用说明。


在具体规格上,铠侠RC10采用了原厂96层BiCS4 FLASH TLC 3D闪存,有从250GB到1TB容量的多种规格,采用PCIe Gen3(4x8GT/s)通道,基于2018年版的NVMe 1.3c规格,综合来看这款硬盘的整体框架比较规矩。


再来看一下这款硬盘的细节设计,铠侠RC10的正面排布了绝大多数元器件,细小的元器件在焊接之外还采用了胶水进一步固定,保证高温工作环境下的稳定性。


硬盘正面最显眼的是四颗闪存颗粒,其中三颗被铠侠的标签所覆盖,其余一颗可以看到非常清晰的颗粒型号和生产信息,颗粒编号为TH58LJT0T24BS8C,产于2019年第42周。


主控芯片这边是铠侠的TC58NC1202GST,产于2019年第51周,另外旁边还有一个细小的群联Phison芯片,在缓存方面,铠侠RC10使用的是K4A4G165WF-BCTD,规格为256MB x 16即4GB,速度为2666Mbps,采用96FBGA封装。不难看出,铠侠RC10所采用的高速缓存,能够为其日常使用的性能表现加分不少。


这次使用的铠侠RC10是500GB的版本,换算下来应该是465.66GiB左右,实际显示容量为465.76GiB。另外,铠侠的SSD产品依然有SSD Utility软件的支持,相比其他品牌更加便于维护,通过SSD Utility可以实时查看硬盘的工作状态,或者进行性能维护和固件更新。


SSD Utility相比于CrystalDiskInfo等第三方软件,在操作体验和数据准确性上更加出色,属于一站式的SSD管理应用。用SSD Utility可以很直观的查看铠侠RC10的各项参数,同时也可以对读写速度进行必要的测试。


从SSD Utility对铠侠RC10的读写测试可以看出,这款硬盘的顺序读写速度为1.64GiB/s和1.52GiB/s,随机读写速度为440MiB/s和196Mib/s,这与官方提供的数据,即顺序读写1.66GiB/s和1.56GiB/s相差不大。


通过CrystalDiskInfo查看铠侠RC10的基本信息,可以看到,这款硬盘基于NVMe 1.3接口,支持S.M.A.R.T,采用PCIe 3.0×4通道,符合官方数据,同时工作温度53℃,属于相对正常的状态。后期高负载读写时,其温度短时飙升到71℃左右,读写完成后,温度又稳定下降,实际一般使用中,温度会在45℃到53℃左右。


在CrystalDiskMark的读写测试中,铠侠RC10的顺序读取速度为1762MB/s,写入速度为1692MB/s,4KiB随机读取速度经换算为IOPS,写入速度则是IOPS,因为与官方测试环境有差异,所有具体测试结果也有所不同,误差在8%以下。


使用ATTO Disk Benchmark进行测试,结果显示进入64KB以上文件读写后,铠侠RC10的读取速度可以稳定在3.19GiB/s以上,写入速度则是1.53GiB/s以上,因此在针对常规小型文件的读写方面,因为有了高速缓存的支持,可以获得更好的读写性能表现。


通过AS SSD Benchmark进行1GB文件的读写测试,结果显示顺序读写速度在1576MB/s和1548MB/s,也就是1.5GiB/s的水平,同样和官方数据相差10%左右。


在TxBenchMark测试中,铠侠RC10的顺序读写速度为1743MB/s和1628MB/s,4K Q1T1的随机读写速度为42MB/s和123MB/s。综合上述多款软件的测试,可以看出铠侠RC10本身的读写性能表现比较稳定,而且与官方的测试参数出入不大。


最后使用CrystalDiskMark进行32GiBson文件的8次循环读写,对铠侠RC10进行高强度的测试,从结果可以看到,铠侠RC10顺序和随机读写能力都出现了下降,硬盘温度也飙升到了71℃左右,因为总读写量相当于两次完整的全盘读写,同时是在以铠侠RC10为系统盘的条件下进行的,测试中铠侠RC10本身也存在系统运行中的正常读写,加上短时高强度测试,温度攀升较快,所有性能方面的下滑也在情理之中。


正常使用中基本不会有这样强度的读写情况,根据官方的参数显示,500GB版本铠侠RC10的耐久性是400TB,保修期限为5年,也即平均每年160次,或者两天左右一次的全盘完整写入,已经远远超出了一般用户的日常使用需求。


此外,对于很多使用ITX主板的玩家来说,受空间限制,能够安装在主板上的NVMe SSD硬盘无疑是兼顾性能与空间占用的装机必需品,不过很多ITX主板把M.2接口放在了背面,因为不便于安装散热片,所以对硬盘的工作温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铠侠RC10一般工作温度在50℃以下,不需要特别的散热组件也可以长时间正常运行,确保了日常使用的稳定性。


在读写操作中,铠侠RC10作为NVMe硬盘,读写速度能够达到1.6GB以上,与读写速度最高只有300MB/s的机械硬盘相比,有着数倍的差距,所以在日常使用当中,铠侠RC10可以在很多方面带来敏捷的使用体验,比如在安装系统的时候,因为系统安装文件一般在8GB以内,所以安装速度要远比机械硬盘和普通的SATA SSD硬盘快上数倍,用不了1分钟的时间就可以完成系统的安装。


此外,很多人在通过Adobe Photoshop等软件处理图片时,在一次载入大量图片的情况下,往往需要等待较长的时间,特别是在需要进行堆栈和批处理等作业的时候,即使配备了性能强劲的处理器,使用常规机械硬盘的时读写速度也会成为瓶颈。通过铠侠RC10,在通过Adobe Photoshop加载100张平均8MB的照片堆栈时,所需要的时间为1.5分钟左右,相比之下,7200RPM的机械硬盘则需要长达5分钟以上的时间。


除了日常应用之外,在常规的游戏体验方面,铠侠RC10的表现也十分令人满意,带来了更加敏捷的游戏开启速度,目前很多高品质游戏的体验往往有几十甚至上百GB,借助NVMe硬盘的高读写能力可以将游戏的启动速度压缩到几秒钟,这样在游戏过程中可以更好的沉浸于游戏剧情内容中,不需要等待过长的载入时间。


铠侠RC10的1700MB/s和1600MB/s的顺序读写速度已经足够满足日常使用的需要了,比较适合作为系统盘来使用,另外对于一些大型游戏,铠侠RC10也可以实现更加流畅的表现,当然,如果是重度游戏玩家,面对长期大量的数据读写需要和空间需求,速度更快的铠侠RD10会有更好的表现。

我现在用的是一款,安钛克的DF800 Flux机箱,这款机箱有一种特殊设计,可以大大提升显卡的散热环境DF800 Flux星曜者机箱电源仓上面加上了两个风扇位,可以用来安装两把风扇,为显卡提供垂直的散热风道,这个位置可以配备安钛克随机提供的12cm反叶风扇,从而通过机箱底部获取足够的进风量。

显卡是对散热要求高的一个配件,如果挑战者H6对显卡的散热表现不够理想的话,可以试试安钛克的DF800 Flux,这种机箱有一种特殊设计,可以大大提升显卡的散热环境DF800 Flux星曜者机箱电源仓上面加上了两个风扇位,可以用来安装两把风扇,为显卡提供垂直的散热风道,这个位置可以配备安钛克随机提供的12cm反叶风扇,从而通过机箱底部获取足够的进风量。



这款机箱和风行者DF700Flux、驱逐者DF600Flux都是安钛克Flux系列的机箱,特点就是有一个双风道架构,可以给显卡提供更好的散热幻境,另外这种Flux风道也都获得了专业认证,算是比较靠谱的设计。


在前面板的设计上,DF800 星曜者采用了一种很有趣的设计风格,是一个B2穿梭机的造型,这种镜面的造型设计看起来很有科幻感,左侧有足够的进风口,可以确保足够的进风量,右侧中间带有ARGB灯效,点亮之后氛围感十分出色,这种镜面的效果看起来比较漂亮,很适合喜欢RGB的玩家使用。



值得一提的是,DF800 星曜者这款机箱所使用的Flux散热结构,目前已经通过了专利认证,同系列还有DF600 Flux和DF700 Flux,都是很值得尝试的机箱。此外这款机箱的兼容性也很不错,后期升级的空间很大,加上它本身价位比较友好,所以确实很适合现在预算紧张的DIY玩家选择。

到此这篇2258xt主控和2258的区别(2258和2259主控)的文章就介绍到这了,更多相关内容请继续浏览下面的相关推荐文章,希望大家都能在编程的领域有一番成就!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

  • vs怎么调试(vs怎么调试代码)2025-06-26 09:32:56
  • tkdd期刊 影响因子(tkde期刊 水平)2025-06-26 09:32:56
  • libxml2.dll(libxml2.dll,无法继续执行代码)2025-06-26 09:32:56
  • 伪类选择器和标签选择器优先级(伪类选择器包括)2025-06-26 09:32:56
  • 单片机程序编写代码(单片机如何编写程序)2025-06-26 09:32:56
  • 8583报文解析(8583报文解析visa)2025-06-26 09:32:56
  • tip 影响因子(tag 影响因子)2025-06-26 09:32:56
  • 静态库和动态库的基本含义(静态库和动态库的优缺点)2025-06-26 09:32:56
  • 谷歌向手机发送验证码 显示手机号码(谷歌向手机发送验证码 显示手机号码无效)2025-06-26 09:32:56
  • 结构游戏的分类ppt(结构游戏的分类及技巧有哪些)2025-06-26 09:32:56
  • 全屏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