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与其他框架不同,Darknet构建网络架构不是通过代码直接堆叠,而是通过解析cfg文件进行生成的。cfg文件格式是有一定规则,虽然比较简单,但是有些地方需要对yolov3有一定程度的熟悉,才能正确设置。本文是【从零开始学习YOLOv3】的第一部分,主要讲最基础的cfg文件内容理解、设置以及总结。
下边以yolov3.cfg为例进行讲解。
feature map计算公式:
可以通过调整卷积层参数进行下采样:
可以通过带入以上公式,可以得到OutFeature是InFeature的一半。
也可以使用maxpooling进行下采样:
上采样是通过线性插值实现的。
Darket-53结构如下图所示:
它是由重复的类似于ResNet的模块组成的,其下采样是通过卷积来完成的。通过对cfg文件的观察,提出了以下总结:
不改变feature大小的模块:
改变feature map大小
或者
到此这篇yolov3原文(yolov3原文引用)的文章就介绍到这了,更多相关内容请继续浏览下面的相关推荐文章,希望大家都能在编程的领域有一番成就!后记:以上就是笔者之前使用darknet过程中收集和总结的一些经验,掌握以上内容并读懂yolov3论文后,就可以着手运行代码了。目前使用与darknet一致的cfg文件解析的有一些,比如原版Darknet,AlexeyAB版本的Darknet,还有一个pytorch版本的yolov3。AlexeyAB版本的添加了很多新特性,比如 [conv_lstm], [scale_channels] SE/ASFF/BiFPN, [local_avgpool], [sam], [Gaussian_yolo], [reorg3d] (fixed [reorg]), [batchnorm]等等。而pytorch版本的yolov3可以很方便的添加我们需要的功能。之后我们将会对这个版本进行改进,添加孔洞卷积、SE、CBAM、等模块。
版权声明:
本文来自互联网用户投稿,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
如若内容造成侵权、违法违规、事实不符,请将相关资料发送至xkadmin@xkablog.com进行投诉反馈,一经查实,立即处理!
转载请注明出处,原文链接:https://www.xkablog.com/bcyy/677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