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编程语言 > 正文

ipv4题目(ipv4讲解)

网划分

Internet组织机构定义了五种IP地址,用于主机的有A、B、C三类地址。其中A类

网络

有126个,每个A类

网络

可能有16,777,214台主机,它们处于同一广播域。而在同一广播域中有这么多结点是不可能的,

网络

会因为广播通信而饱和,结果造成16,777,214个地址大部分没有分配出去,形成了浪费。而另一方面,随着互连网应用的不断扩大,IP地址资源越来越少。为了实现更小的广播域并更好地利用主机地址中的每一位,可以把基于类的IP

网络

进一步分成更小的

网络

,每个子网由路由器界定并分配一个新的子网

网络

地址,子网地址是借用基于类的

网络

地址的主机部分创建的。

划分子网

后,通过使用掩码,把子网隐藏起来,使得从外部看

网络

没有变化,这就是

子网掩码

1.

子网掩码

RFC 950定义了

子网掩码

的使用,

子网掩码

是一个32位的2进制数,其对应

网络

地址的所有位都置为1,对应于主机地址的所有位都置为0。由此可知,A类

网络

的缺省的

子网掩码

是255.0.0.0,B类

网络

的缺省的

子网掩码

是255.255.0.0,C类

网络

的缺省的

子网掩码

是255.255.255.0。将

子网掩码

和IP地址按位进行逻辑“与”运算,得到IP地址的

网络

地址,剩下的部分就是主机地址,从而区分出任意IP地址中的

网络

地址和主机地址。

子网掩码

常用点分十进制表示,我们还可以用

网络

前缀法表示

子网掩码

,即“/”。如138.96.0.0/16表示B类

网络

138.96.0.0的

子网掩码

为255.255.0.0。

子网掩码

告知路由器,地址的哪一部分是

网络

地址,哪一部分是主机地址,使路由器正确判断任意IP地址是否是本网段的,从而正确地进行路由。例如,有两台主机,主机一的IP地址为222.21.160.6,

子网掩码

为255.255.255.192,主机二的IP地址为222.21.160.73,

子网掩码

为255.255.255.192。现在主机一要给主机二发送数据,先要判断两个主机是否在同一网段。

主机一

222.21.160.6即:.00010101..00000110

255.255.255.192即:...

按位逻辑与运算结果为: .00010101..00000000

主机二

222.21.160.73 即:.00010101..0

255.255.255.192即:...

按位逻辑与运算结果为:.00010101..0

两个结果不同,也就是说,两台主机不在同一

网络

,数据需先发送给默认网关,然后再发送给主机二所在

网络

。那么,假如主机二的

子网掩码

误设为255.255.255.128,会发生什么情况呢?

让我们将主机二的IP地址与错误的

子网掩码

相“与”:

222.21.160.73 即:.00010101..0

255.255.255.128即:...

结果为 .00010101..00000000

这个结果与主机的

网络

地址相同,主机与主机二将被认为处于同一

网络

中,数据不再发送给默认网关,而是直接在本网内传送。由于两台主机实际并不在同一

网络

中,数据包将在本子网内循环,直到超时并抛弃。数据不能正确到达目的机,导致

网络

传输错误。

反过来,如果两台主机的

子网掩码

原来都是255.255.255.128,误将主机二的设为255.255.255.192,主机一向主机二发送数据时,由于IP地址与错误的

子网掩码

相与,误认两台主机处于不同

网络

,则会将本来属于同一子网内的机器之间的通信当作是跨网传输,数据包都交给缺省网关处理,这样势必增加缺省网关的负担,造成

网络

效率下降。所以,

子网掩码

不能任意设置,

子网掩码

的设置关系到子网的划分。

2. 子网划分与掩码的设置

子网划分是通过借用IP地址的若干位主机位来充当子网地址从而将原

网络

划分为若干子网而实现的。

划分子网

时,随着子网地址借用主机位数的增多,子网的数目随之增加,而每个子网中的可用主机数逐渐减少。以C类

网络

为例,原有8位主机位,2的8次方即256个主机地址,默认

子网掩码

255.255.255.0。借用1位主机位,产生2个子网,每个子网有126个主机地址;借用2位主机位,产生4个子网,每个子网有62个主机地址……每个网中,第一个IP地址(即主机部分全部为0的IP)和最后一个IP(即主机部分全部为1的IP)不能分配给主机使用,所以每个子网的可用IP地址数为总IP地址数量减2;根据子网ID借用的主机位数,我们可以

计算

出划分的子网数、掩码、每个子网主机数,列表如下:

划分子网

② 子网位数

子网掩码

(二进制)

子网掩码

(十进制)

⑤ 每个子网主机数

① 1~2

② 1

③ ...

④ 255.255.255.128

⑤ 126

① 3~4

② 2

③ ...

④ 255.255.255.192

⑤ 62

① 5~8

② 3

③ ...

④ 255.255.255.224

⑤ 30

① 9~16

② 4

③ ...

④ 255.255.255.240

⑤ 14

① 17~32

② 5

③ ...

④ 255.255.255.248

⑤ 6

① 33~64

② 6

③ ...

④ 255.255.255.252

⑤ 2

如上表所示的C类

网络

中,若子网占用7位主机位时,主机位只剩一位,无论设为0还是1,都意味着主机位是全0或全1。由于主机位全0表示本

网络

,全1留作广播地址,这时子网实际没有可用主机地址,所以主机位至少应保留2位。

从上表可总结出子网划分的步骤或者说

子网掩码

计算

步骤:

2.1 确定要划分的子网数目以及每个子网的主机数目。

2.2 求出子网数目对应二进制数的位数N及主机数目对应二进制数的位数M。

2.3 对该IP地址的原

子网掩码

,将其主机地址部分的前N位置 1或后M位置0 即得出该IP地址

划分子网

后的

子网掩码

例如,对B类

网络

135.41.0.0/16需要划分为20个能容纳200台主机的

网络

。因为16<20<32,即:2的4次方<20<2的5次方,所以,子网位只须占用5位主机位就可划分成32个子网,可以满足划分成20个子网的要求。B类

网络

的默认

子网掩码

是255.255.0.0,转换为二进制为..00000000.00000000。现在子网又占用了5位主机位,根据

子网掩码

的定义,

划分子网

后的

子网掩码

应该为...00000000,转换为十进制应该为255.255.248.0。现在我们再来看一看每个子网的主机数。子网中可用主机位还有11位,2的11次方=2048,去掉主机位全0和全1的情况,还有2046个主机ID可以分配,而子网能容纳200台主机就能满足需求,按照上述方式

划分子网

,每个子网能容纳的主机数目远大于需求的主机数目,造成了IP地址资源的浪费。为了更有效地利用资源,我们也可以根据子网所需主机数来

划分子网

。还以上例来说,128<200<256,即2^7<200<2^8,也就是说,在B类

网络

的16位主机位中,保留8位主机位,其它的16-8=8位当成子网位,可以将B类

网络

138. 96.0.0划分成256(2^8)个能容纳256-1-1-1=253台(去掉全0全1情况和留给路由器的地址)主机的子网。此时的

子网掩码

为...00000000,转换为十进制为255.255.255.0。

在上例中,我们分别根据子网数和主机数划分了子网,得到了两种不同的结果,都能满足要求,实际上,子网占用5~8位主机位时所得到的子网都能满足上述要求,那么,在实际工作中,应按照什么原则来决定占用几位主机位呢?

划分子网

时,不仅要考虑目前需要,还应了解将来需要多少子网和主机。对

子网掩码

使用比需要更多的主机位,可以得到更多的子网,节约了IP地址资源,若将来需要更多子网时,不用再重新分配IP地址,但每个子网的主机数量有限;反之,

子网掩码

使用较少的主机位,每个子网的主机数量允许有更大的增长,但可用子网数量有限。一般来说,一个

网络

中的节点数太多,

网络

会因为广播通信而饱和,所以,

网络

中的主机数量的增长是有限的,也就是说,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会将更多的主机位用于子网位。

综上所述,

子网掩码

的设置关系到子网的划分。

子网掩码

设置的不同,所得到的子网不同,每个子网能容纳的主机数目不同。若设置错误,可能导致数据传输错误。

补充:

子网划分(subnetting)的优点:

1.减少

网络

流量

2.提高

网络

性能

3.简化管理

4.易于扩大地理范围

How to Creat Subnets

如何

划分子网

?首先要熟记2的幂:2的0次方到9次方的值分别为:1,2,4,8,16,32,64,128,256和512.还有要明白的是:子网划分是借助于取走主机位,把这个取走的部分作为子网位.因此这个意味划分越多的子网,主机将越少

Subnet Masks

子网掩码

用于辨别IP地址中哪部分为

网络

地址,哪部分为主机地址,有1和0组成,长32位,全为1的位代表

网络

号.不是所有的

网络

都需要子网,因此就引入1个概念:默认

子网掩码

(default subnet mask).A类IP地址的默认

子网掩码

为255.0.0.0;B类的为255.255.0.0;C类的为255.255.255.0

Classless Inter-Domain Routing(CIDR)

CIDR叫做无类域间路由,ISP常用这样的方法给客户分配地址,ISP提供给客户1个块(block size),类似这样:192.168.10.32/28,这排数字告诉你你的

子网掩码

是多少,/28代表多少位为1,最大/32.但是你必须知道的1点是:不管是A类还是B类还是其他类地址,最大可用的只能为30/,即保留2位给主机位

CIDR值:

1.掩码255.0.0.0:/8(A类地址默认掩码)

2.掩码255.128.0.0:/9

3.掩码255.192.0.0:/10

4.掩码255.224.0.0:/11

5.掩码255.240.0.0:/12

6.掩码255.248.0.0:/13

7.掩码255.252.0.0:/14

8.掩码255.254.0.0:/15

9.掩码255.255.0.0:/16(B类地址默认掩码)

10.掩码255.255.128.0:/17

11.掩码255.255.192.0:/18

12.掩码255.255.224.0:/19

13.掩码255.255.240.0:/20

14.掩码255.255.248.0:/21

15.掩码255.255.252.0:/22

16.掩码255.255.254.0:/23

17.掩码255.255.255.0:/24(C类地址默认掩码)

18.掩码255.255.255.128:/25

19.掩码255.255.255.192:/26

20.掩码255.255.255.224:/27

21.掩码255.255.255.240:/28

22.掩码255.255.255.248:/29

23.掩码255.255.255.252:/30

Subnetting Class A,B&C Address

划分子网

的几个捷径:

1.你所选择

子网掩码

将会产生多少个子网?:2的x次方-2(x代表掩码位,即2进制为1的部分,现在的

网络

中,已经不需要-2,已经可以全部使用,不过需要加上相应的配置命令,例如CISCO路由器需要加上ip subnet zero命令就可以全部使用了。)

2.每个子网能有多少主机?: 2的y次方-2(y代表主机位,即2进制为0的部分)

3.有效子网是?:有效子网号=256-10进制的

子网掩码

(结果叫做block size或base number)

4.每个子网的广播地址是?:广播地址=下个子网号-1

5.每个子网的有效主机分别是?:忽略子网内全为0和全为1的地址剩下的就是有效主机地址.最后有效1个主机地址=下个子网号-2(即广播地址-1)

根据上述捷径

划分子网

的具体实例:

C类地址例子:

网络

地址192.168.10.0;

子网掩码

255.255.255.192(/26)

1.子网数=2*2-2=2

2.主机数=2的6次方-2=62

3.有效子网?:block size=256-192=64;所以第一个子网为192.168.10.64,第二个为192.168.10.128

4.广播地址:下个子网-1.所以2个子网的广播地址分别是192.168.10.127和192.168.10.191

5.有效主机范围是:第一个子网的主机地址是192.168.10.65到192.168.10.126;第二个是192.168.10.129到192.168.10.190

B类地址例子1:

网络

地址:172.16.0.0;

子网掩码

255.255.192.0(/18)

1.子网数=2*2-2=2

2.主机数=2的14次方-2=16382

3.有效子网?:block size=256-192=64;所以第一个子网为172.16.64.0,最后1个为172.16.128.0

4.广播地址:下个子网-1.所以2个子网的广播地址分别是172.16.127.255和172.16.191.255

5.有效主机范围是:第一个子网的主机地址是172.16.64.1到172.16.127.254;第二个是172.16.128.1到172.16.191.254

B类地址例子2:

网络

地址:172.16.0.0;

子网掩码

255.255.255.224(/27)

1.子网数=2的11次方-2=2046(因为B类地址默认掩码是255.255.0.0,所以

网络

位为8+3=11)

2.主机数=2的5次方-2=30

3.有效子网?:block size=256-224=32;所以第一个子网为172.16.0.32, 最后1个为172.16.255.192

4.广播地址:下个子网-1.所以第一个子网和最后1个子网的广播地址分别是172.16.0.63和172.16.255.223

5.有效主机范围是:第一个子网的主机地址是172.16.0.33到172.16.0.62;最后1个是172.16.255.193到172.16.255.222

Variable Length Subnet Masks(VLSM)

可变长

子网掩码

(VLSM)的作用:节约IP地址空间;减少路由表大小.使用VLSM时,所采用的路由协议必须能够支持它,这些路由协议包括RIPv2,OSPF,EIGRP和BGP. 关于更多的VLSM知识,可以去Google.com进行搜索

到此这篇ipv4题目(ipv4讲解)的文章就介绍到这了,更多相关内容请继续浏览下面的相关推荐文章,希望大家都能在编程的领域有一番成就!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

  • w25q128(w25q128擦写次数)2025-09-17 10:36:10
  • tpami影响因子(tpj影响因子)2025-09-17 10:36:10
  • nat类型 检测(nat类型检测工具)2025-09-17 10:36:10
  • edge怎么修复(edge怎么修复网络)2025-09-17 10:36:10
  • 断开了连接(断开连接的蓝牙耳机如何再次连接)2025-09-17 10:36:10
  • ubuntu源码编译安装(ubuntu安装源码包)2025-09-17 10:36:10
  • 贴吧实名认证缺少动态库(贴吧实名认证缺少动态库是什么意思)2025-09-17 10:36:10
  • 查询本机机主信息(怎么可以查到机主信息)2025-09-17 10:36:10
  • nvme接口用sata(nvme可以用在sata接口上吗)2025-09-17 10:36:10
  • 广度优先搜索是什么类型(广度优先搜索是回溯吗)2025-09-17 10:36:10
  • 全屏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