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求头信息描述 功能概况 请求头Key 请求头对应描述 协议版本 是否常用 请求首部 Accept 浏览器可接受的MIME类型 HTTP1.0 是 Accept-Charset 浏览器可接受的字符集 是 Accept-Encoding 浏览器能够进行解码的数据编码 方式,比如gzip。Servlet能够向支持gzip的浏览器返回经gzip编码的HTML页面。许多情形下这可以减少5到10倍的下载时间。网页压缩就是基于此 是 Accept-Language 浏览器所希望的语言种类 是 Authorization 授权信息,通常出现在对服务器发送的WWW-Authenticate头的应答中 是 内容首部 Content-Length 表示请求消息正文的长度 是 Content-Range WEB 服务器表明该响应包含的部分对象为整个对象的哪个部分。例如:Content-Range: bytes 21010-47021/47022 断点续传就是基于此 原理 是 Content-Type WEB 服务器告诉浏览器自己响应的对象的类型。例如:Content-Type:application/xml 是 Content-Encoding WEB服务器表明自己使用了什么压缩方法(gzip,deflate)压缩响应中的对象。例如:Content-Encoding:gzip 是 Content-Language WEB 服务器告诉浏览器自己响应的对象的语言 是 Host 客户机通过这个头告诉服务器,想访问的主机名。Host头域指定请求资源的Intenet主机和端口号,必须表示请求url的原始服务器或网关的位置。HTTP/1.1请求必须包含主机头域,否则系统会以400状态码返回 是 协商缓存 If-Modified-Since 客户机通过这个头告诉服务器,资源的缓存时间。只有当所请求的内容在指定的时间后又经过修改才返回它,否则返回304“Not Modified”应答 否 If-Match 如果对象的 ETag 没有改变,其实也就意味著对象没有改变,才执行请求的动作 否 If-None-Match 如果对象的 ETag 改变了,其实也就意味著对象也改变了,才执行请求的动作 否 If-Modified-Since 如果请求的对象在该头部指定的时间之后修改了,才执行请求的动作(比如返回对象),否则返回代码304,告诉浏览器该对象没有修改。例如:If-Modified-Since:Thu, 10 Apr 2008 09:14:42 GMT 否 If-Unmodified-Since 如果请求的对象在该头部指定的时间之后没修改过,才执行请求的动作(比如返回对象) 否 If-Range 浏览器告诉 WEB 服务器,如果我请求的对象没有改变,就把我缺少的部分给我,如果对象改变了,就把整个对象给我。浏览器通过发送请求对象的 ETag 或者 自己所知道的最后修改时间给 WEB 服务器,让其判断对象是否改变了。总是跟 Range 头部一起使用 否 Last-Modified WEB 服务器认为对象的最后修改时间,比如文件的最后修改时间,动态页面的最后产生时间等等。例如:Last-Modified:Tue, 06 May 2008 02:42:43 GMT 否 强缓存 Cache-Controlno-cache:告知(代理)服务器不能直接使用缓存,要求向原服务器发起请求
no-store:所有内容不会被保存到缓存或者internet临时文件中
max-age=delta-seconds 服务器客户端希望接收一个存在时间(age)不大于delta-seconds秒的资源
max-stale=delta-seconds 服务器(代理)客户端愿意接收一个超过缓存时间的资源,若有定义delta-seconds则为delta-second秒,若没有则为任意超出的时间
min-fresh=delta-seconds 服务器(代理)客户端希望接收一个在小于delta-seconds秒内更新过的资源
no-transform 服务器(代理)客户端希望获取实体数据没有被转化过的资源
only-if-cached 服务器(代理)希望获取缓存过的内容 而不是向原服务器发送请求
cache-extension 自定义扩展值 若服务器不识别该值被忽略
Pragma 指定no-cache值表示服务器必须返回一个刷新后的文档,即使它是代理服务器而且已经有了页面的本地拷贝 Location WEB 服务器告诉浏览器,试图访问的对象已经被移到别的位置了,到该头部指定的位置去取 否 Referer 客户机通过这个头告诉服务器,它是从哪个资源来访问服务器的(防盗链)。包含一个URL,用户从该URL代表的页面出发访问当前请求的页面 是 User-Agent User-Agent头域的内容包含发出请求的用户信息。浏览器类型,如果Servlet返回的内容与浏览器类型有关则该值非常有用 是 Cookie 客户机通过这个头可以向服务器带数据 是 Connection 处理完这次请求后是否断开连接还是继续保持连接。如果Servlet看到这里的值为“Keep- Alive”,或者看到请求使用的是HTTP 1.1(HTTP 1.1默认进行持久连接),它就可以利用持久连接的优点,当页面包含多个元素时(例如Applet,图片),显著地减少下载所需要的时间。要实现这一点,Servlet需要在应答中发送一个Content-Length头,最简单的实现方法是:先把内容写入 ByteArrayOutputStream,然后在正式写出内容之前 计算它的大小 是 是 到此这篇网页传输协议(传输网页使用的协议是什么)的文章就介绍到这了,更多相关内容请继续浏览下面的相关推荐文章,希望大家都能在编程的领域有一番成就!版权声明:
本文来自互联网用户投稿,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
如若内容造成侵权、违法违规、事实不符,请将相关资料发送至xkadmin@xkablog.com进行投诉反馈,一经查实,立即处理!
转载请注明出处,原文链接:https://www.xkablog.com/bcyy/360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