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接入Internet,在传送数据时都需要有数据链路层协议,其中最为广泛的是串行线路网际协议(SLIP)和点对点协议(PPP)。由于SLIP具有仅支持IP等缺点,主要用于低速(不超过19.2kbit/s)的交互性业务,它并未成为Internet的标准协议。为了改进SLIP,人们制订了点对点PPP(Point-to-Point Protocol)。RFC1661、RFC1662、RFC1663。
PPP三大成就:
1.明确地划分出一帧的尾部和下一帧的头部的成帧方式。这种帧格式也处理错误检测工作。
2.当线路不再需要时,挑出这些线路,测试它们,商议选择,并仔细地再次释放链路控制协议。这个协议被称为链路控制协议LCP(link control protocol)。
3.用独立于所使用的网络层协议的方法来商议使用网络层的哪些选项。对于每个所支持的网络层来说,所选择的方法有不同的网络控制协议NCP(network control protocol)。
PPP帧不仅能通过拨号电话线发送出去,而且还能通过SONET或真正面向位的HDLC线路(即路由器与路由器相连)发送出去。
一、PPP协议组成
PPP协议有三个组成部分:
(1)一个将IP数据报封到串行链路的方法。PPP既支持异步链路(无奇偶校验的8比特数据),也支持面向比特的同步链路。
(2)一个用来建立、配置和测试数据链路的链路控制协议LCP(Link Control Protocol)。通信的双方可协商一些选项。在[RFC 1661]中定义了11种类型的LCP分组。
(3)一套网络控制协议NCP(Network Control Protocol),支持不同的网络层协议,如IP、OSI的网络层、DECnet、AppleTalk等。
◆◆
评论读取中....
请登录后再发表评论!
◆◆
修改失败,请稍后尝试
到此这篇pppppp是什么意思(pppppp是什么意思网络用语)的文章就介绍到这了,更多相关内容请继续浏览下面的相关推荐文章,希望大家都能在编程的领域有一番成就!版权声明:
本文来自互联网用户投稿,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
如若内容造成侵权、违法违规、事实不符,请将相关资料发送至xkadmin@xkablog.com进行投诉反馈,一经查实,立即处理!
转载请注明出处,原文链接:https://www.xkablog.com/bcyy/251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