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服务器队列很满,于是想把自己的惠普光影精灵5游戏本整成服务器跑跑任务。过程十分坎坷qwq,一直在遇到bug和debug。
1 安装ubuntu+win双系统
主线任务:
【磁盘管理】 压缩卷 分配给即将到来的ubuntu宝宝;
【制作U盘启动器】 官网下载ubuntu镜像 用Rufus一键将空的够大的U盘做成USB启动盘
【学习进入BIOS并从U盘启动】
1.1 磁盘分区
这一步我们在windows系统上操作
右键windos徽标打开【磁盘管理】,右键相应硬盘选压缩卷,按1G=1024M换算压缩得到【未分配】的部分,后续安装ubuntu系统就是把它的目录分配于其中。
个人采用启动盘(和windows系统efi在相同盘,一般为C盘)分配出2048M用于后续装ubuntu的efi。固态硬盘分配100G(M)用于后续装ubuntu的主目录(即/)和swap空间,其中16G(16384M=电脑运行内存)用于swap空间(即/swap),剩余用于主目录。固态硬盘/机械硬盘再分配100/200/任意G用于后续装ubuntu的home空间(即/home)。之后从U盘启动安装时还可选择更多ubuntu的目录挂在这些磁盘空间,但至少分好这四个目录就可以成功点亮。
分区后我们可以在windows的磁盘管理窗口看到好多个未分配的磁盘区域。
1.2 配置启动U盘
这一步我们在windows系统上对U盘操作。
准备一个空的U盘(容量大于4G)+下载Rufus(U盘制作工具)+下载ubuntu系统镜像。
1.3 下载安装 ubuntu
插入做好启动盘的U盘,先通过检索“xx电脑 关闭安全启动 进入BIOS”这些关键词学会1)如何重启进入BIOS,2)能调整启动顺序从U盘启动。然后我们开始重启一周目。
可能有用的英文单词:
reboot 重启;secure boot 安全启动;advanced mode 高级模式
能从U盘启动后,从try or install ubuntu进入ubuntu系统。具体安装过程见链接,具体磁盘空间的分配自行调整。
1.4 重启验证与日常使用办法
安装好后会提醒重启,会提示拔出U盘,照做后依然需要用你学到的办法按某按键进入BIOS,此时会有两个启动系统可选(ubuntu和win的UFEI)。
我们可以依照自己的使用习惯在BIOS中设置两个系统的启动顺序,这样只要我们在日常用win的时候默认进入win系统。
此时,我们基本可以通过检索“ubuntu xxx”得到任何关于该系统的问题了。同样,我们也需要自行检索学Linux系统的常用命令。
最先应该设置一下root用户的密码:
回车开始设置,输入密码时没有光标提示,输完再回车。
2 配置ssh
主线任务:
ubuntu终端 下载openssh-server和openssh-client
ubuntu终端 关闭防火墙ufw
检索关键词“ubuntu ssh”自寻教程。
常用命令:
看看关闭防火墙了没:sudo service ufw status
看看打开ssh了没:ps -e | grep ssh
看看ip地址:ifconfig
看看主机名字:hostname
也可以反过来用另一台电脑终端输入:ssh @(斜体为更换你个人的东西)验证。
3 安装oneapi
这一步应该是所有流程中最让人省心的了。
检索“intel oneapi”进官网下载,跟着官方操作一路走完安装即可。不过个人经验有一个操作很重要,开始编辑bash.bashrc:
在结尾输入以下东东:
应该是一个配置oneapi环境变量的操作,否则跑任务会报错找不到xx文件,但是它们都在oneapi的lib目录下了,代码块中该地址"/opt/intel/oneapi/mkl/2024.0/lib"也许还要自行再验证一下是不是这个。
4 安装torque
https://blog.csdn.net/r/article/details/
本人基本全流程跟着这篇帖子走下来的,但是文中有几个采用博主本人的主机名的地址需要自己修改一下。如果复制整块代码回车出问题就一行行来。可以分配的核心数指的是CPU的线程数,会大于物理核。
在“17、创建队列的默认信息”一般会遇到问题,这样操作应该能成功。
开始编辑/etc/profile:
在结尾输入以下内容:
我是没问题了,感觉可能是博主在配置pbs的环境变量那里出了些问题(?)判断解决与否就输入qnodes看看能不能找到这个命令。
到此这篇win10双系统卸载ubuntu并重装(双系统卸载ubuntu系统并重装)的文章就介绍到这了,更多相关内容请继续浏览下面的相关推荐文章,希望大家都能在编程的领域有一番成就!版权声明:
本文来自互联网用户投稿,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
如若内容造成侵权、违法违规、事实不符,请将相关资料发送至xkadmin@xkablog.com进行投诉反馈,一经查实,立即处理!
转载请注明出处,原文链接:https://www.xkablog.com/bcyy/185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