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现在在学综合算式,计算的时候遇到括号怎么办?四年级阶段,孩子们需要掌握括号法则并能够连续地应用它们,但是,很多孩子学习括号法时候就遇到了问题,什么时候加括号,什么时候去括号,去括号要不要变号?这些问题怎么才能跟孩子讲解清楚呢?在解决这个问题的时候,我们要先解决哪些情况需要去括号,先从运算定律入手。
![]()
一、口诀记忆
记忆括号法则可以辅导孩子记忆,例如:"括号中内做小,从里向外陪老大"、"括号加减分,先括号再乘除"、"加括号复杂分,分别计算结果合并"等。
1.在计算括号时,要先计算括号内的小括号,然后逐层向外计算,最终计算大括号的数值。
2.在计算带括号的算式时,要先计算括号内的加减法,再计算括号外的乘除法。
3.复杂的算式中,如果有加括号的情况,要分别计算括号内的数值,然后再合并计算结果。
4.计算带括号的算式时,如果括号外面的数值与括号内的数值相乘,则先计算括号内的求积部分,然后再乘以括号外的数值。
![]()
二、加括号的定律
加法定律里面,有括号的是加法结合律,如果一个算式里面有三个数,先算前两个数的和以及先算后两个数的和,结果不变,比如说,(3+5)+5=3+5+5=3+(5+5),换成字母表示就是(a+b)+c=a+b+c=a+(b+c).
减法的性质讲的就是一个数减去两个数等于减去这两个数的和,这也属于加括号的过程189-41-59=189-(41+59),换成用字母表示就是a-b-c=a-(b+c)。
有括号的综合算式,如果只有同一级运算,括号前面是减号或者除号,加括号后,括号内的就要变号。
![]()
三、去括号的定律
乘法定律里面,乘法结合律和乘法分配律都是有括号的,乘法结合律跟加法结合律是类似的。乘法分配律就是一个数乘以两个数的和,等于这个数分别乘两个数的积的和。比如22×(100+1)=22×100+22×1,用字母表示就是a×(b+c)=a×b+a×c,看到这个公式,你是否想起了一个熟悉的公式呢?没错,这个公式就是长方形的周长公式,周长=(长+宽)×2=长×2+宽×2。
除法是乘法的逆运算,一个数除以两个数的积等于这个数分别除以这两个数,比如72÷18=72÷(9×2)=72÷9÷2=4,如果用字母表示就是a÷(b×c)=a÷b÷c。
有括号的综合算式,如果只有同一级运算,括号前面是减号或者除法,去括号后,括号的就要变号。
到此这篇左斜杠 右斜杠(左斜杠右斜杠都是除以的符号吗为什么)的文章就介绍到这了,更多相关内容请继续浏览下面的相关推荐文章,希望大家都能在编程的领域有一番成就!版权声明:
本文来自互联网用户投稿,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
如若内容造成侵权、违法违规、事实不符,请将相关资料发送至xkadmin@xkablog.com进行投诉反馈,一经查实,立即处理!
转载请注明出处,原文链接:https://www.xkablog.com/bcyy/155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