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别注意两点:
2. 前端解决跨域问题
1> document.domain + iframe (只有在主域相同的时候才能使用该方法)
1) 在www.a.com/a.html中:
2) 在www.script.a.com/b.html中:
2> 动态创建script
这个没什么好说的,因为script标签不受同源策略的限制。
3> location.hash + iframe
原理是利用location.hash来进行传值。
注:由于两个页面不在同一个域下IE、Chrome不允许修改parent.location.hash的值,所以要借助于a.com域名下的一个代理iframe
先是a.com下的文件cs1.html文件:
cnblogs.com域名下的cs2.html:
a.com下的域名cs3.html
4> window.name + iframe
window.name 的美妙之处:name 值在不同的页面(甚至不同域名)加载后依旧存在,并且可以支持非常长的 name 值(2MB)。
1) 创建a.com/cs1.html
2) 创建a.com/proxy.html,并加入如下代码
3 在b.com/cs1.html中包含:
5> postMessage(HTML5中的XMLHttpRequest Level 2中的API)
1) a.com/index.html中的代码:
2) b.com/index.html中的代码:
6> CORS
CORS背后的思想,就是使用自定义的HTTP头部让浏览器与服务器进行沟通,从而决定请求或响应是应该成功,还是应该失败。
IE中对CORS的实现是xdr
其它浏览器中的实现就在xhr中
实现跨浏览器的CORS
7> JSONP
JSONP包含两部分:回调函数和数据。
回调函数是当响应到来时要放在当前页面被调用的函数。
数据就是传入回调函数中的json数据,也就是回调函数的参数了。
jsonp虽然很简单,但是有如下缺点:
1)安全问题(请求代码中可能存在安全隐患)
2)要确定jsonp请求是否失败并不容易
8> web sockets
web sockets是一种浏览器的API,它的目标是在一个单独的持久连接上提供全双工、双向通信。(同源策略对web sockets不适用)
web sockets原理:在JS创建了web socket之后,会有一个HTTP请求发送到浏览器以发起连接。取得服务器响应后,建立的连接会使用HTTP升级从HTTP协议交换为web sockt协议。
只有在支持web socket协议的服务器上才能正常工作。
以上就是本文的全部内容,希望对大家的学习有所帮助,也希望大家多多支持脚本之家。
到此这篇跨域请求的解决方案(跨域请求的三种方法)的文章就介绍到这了,更多相关内容请继续浏览下面的相关推荐文章,希望大家都能在编程的领域有一番成就!版权声明:
本文来自互联网用户投稿,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
如若内容造成侵权、违法违规、事实不符,请将相关资料发送至xkadmin@xkablog.com进行投诉反馈,一经查实,立即处理!
转载请注明出处,原文链接:https://www.xkablog.com/bcyy/14704.html